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521节(1 / 2)

  混战继续。

  此时在于阗城北面,哈拉苏率领的数万兵马占据优势,在谭海自杀之后不久,便将失去指挥的叶尔羌前军兵马击溃,随后大批的兵丁欢呼着从北门冲出城去,哈拉苏也被人潮裹挟着,大笑着跑出了城。

  可是随后所有人都傻了眼,就连哈拉苏也是目瞪口呆。

  此时北门外出现了一支庞大的军阵,明军国防军第四军将士已经列阵压了上来,距离北城门只有数十步的距离,刚才哈拉苏等兵马只顾着突围,视线都被前军兵马阻挡,现在冲出城门,便看到了这惊人的一幕。

  轰!

  哈拉苏和大批的兵丁还没回过神来,便有不知道多少颗震天雷投掷过来,接二连三的爆炸声响起,刚才还兴高采烈冲出北城门的叶尔羌兵马,顿时就被炸得死伤狼藉。

  哈拉苏也被一颗震天雷炸伤,整个左臂被炸得血肉模糊,脸上也满是伤口,剧烈的疼痛让哈拉苏忍不住大叫起来。

  随后周围的叶尔羌士兵也开始反击,弓箭手、火铳手拼命的射击,还有越来越多的兵马从北城门冲出来,怒吼着杀向前面的明军战阵。

  可是迎接他们的,是国防军第四军三万多鸟铳手的齐射,猛烈的火力绝非人力可以抗衡,叶尔羌各部的士兵没有盾车防护,甚至连盾牌和铠甲都装备很少,完全就是用人命填,如此根本无法冲到近前。

  很快明军阵前就堆积了大量的尸体,横七竖八的铺了满满一层,哈拉苏也被铅弹击中,此时已经倒在了尸堆里面,还不断有叶尔羌士兵从旁边冲过去,随后又不知道倒在什么地方。

  此时在城内,阿卜杜拉与侍卫长肯塔脸色大变,虽然二人暂时看不到北城门外的情况,也没有人赶回来禀报消息,但是二人光从城外猛烈的火铳声就能判断,肯定是明军主力杀上来了。

  “出不去了!”

  阿卜杜拉怒视肯塔:“如果不是你扰乱于阗城的防御,也许我军还能继续坚持一阵,战事也许就会有转机,可是现在一切都完了!”

  说完,阿卜杜拉立即下令全军后撤,同时将北城门封堵住,城外的人马如果撤不回来,就全部放弃堵在城外!

  面对阿卜杜拉的命令,这一次侍卫长肯塔一句话也没有,只是默默的陪在阿卜杜拉的身边,带着三千铁甲侍卫军先一步向城内撤退,随后各部叶尔羌兵马也跟着向城内转移,只留下一部分兵力封堵北城门。

  可是此时城门洞内已经人满为患,城外还有大批被明军击溃的兵马想要撤回城内,前前后后的人潮都堵在一起、互不相让,城门竟然无法关闭。

  在北城门外,国防军第四军总兵官王饶举着千里镜看向前方,发现了北城门内外挤满了叶尔羌溃兵,当即命人调来了三门佛朗机炮,大声说道:“对准城门,给我轮番轰击!”

  这三门佛朗机炮全都拉到了城门外一百多步的地方,在如此近的距离上,别处城门洞这么大的目标了,就算是一个桌子都能打中。

  轰!

  很快,第一门火炮开火,炮弹呼啸飞了出去,直接砸进密集的人群之中,顺着城门洞射入城内,瞬间在城门洞内打出了一道血肉模糊的通道来。

  这一炮至少击杀了数十敌兵,也让其余敌兵彻底炸了窝。

  轰!

  第二炮射来,已经开始四处乱跑的敌兵人群再次被打穿,又是数十人被射杀。

  轰!

  接着是第三炮,第四炮。

  接连六炮过后,北城门附近的人群已经彻底溃散,除了城门附近惨不忍睹的叶尔羌士兵残害,整个城门洞已经畅通无阻。

  “上刺刀!进城!”

  随着总兵官王饶一声令下,国防军第四军各部将士开始依次进城,北城门内的叶尔羌各部兵马见到冲进城内的明军将士,就好像是见到了魔鬼一般,纷纷叫嚷着四处逃窜,甚至还有人被吓得丢弃兵器,匍匐在地上开始背诵经文,不敢有一丝的反抗。

  “立即向城内推进,留下一部将士守住北城门,不要放走敌军一个!”

  “是!”

  随着国防军第四军将士也顺利攻入城内,此时的于阗城中已经人满为患。

  叶尔羌汗国各部还有数万残兵北堵在城内,明军各部十余万将士又冲进城中,再加上城内的几万百姓,此时的于阗城内到处都是人:叶尔羌各部溃兵在前面逃窜,大批的明军将士在后面追杀,城中的百姓争相逃跑躲避,三方人马在城内各处上演了一幕幕“追逐”戏码。

  而就在此时,阿卜杜拉在侍卫长肯塔率领的侍卫军护卫下,正朝着临时汗宫赶去,可是这三千人马在城内移动太过显眼了,很快就被冲进城内的明军将士发现,随即便从四面八方围攻过来。

  “开火!”

  “震天雷,给我砸!”

  轰!

  一时间,从四面八方不断射来密集的鸟铳铅弹,还有数不清的震天雷在周围爆炸。

  侍卫长肯塔精心打造的三千铁甲侍卫军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哪怕军中也装备了一千多杆火铳,而且还是从沙俄花费重金买来的,可是依然敌不过明军装备的燧发鸟铳,重要的是数量远不及明军鸟铳多。

  一番对射下来,铁甲侍卫军的士兵几乎是成片的倒下,而明军将士虽然也有伤亡,但却远远要少。

  而且,明军各部将士还按照步兵操典的条例,分出部分兵马上房,居高临下进行射击、投掷震天雷,如此形成的立体交叉火力,更是叶尔羌人从未见过的,好像天上地下到处都是明军射来的铅弹,根本躲无可躲,只有被屠杀的份。

  肯塔大叫着指挥作战,可是实力对比过于悬殊,很快就被一颗铅弹击中了左腿,剧痛之下倒地不起,但是依然大叫不止,显然是心有不甘。

  而阿卜杜拉也已经陷入绝望,看着周围越来越多的明军,以及不断倒下的铁甲侍卫军,当即下令全军投降,以保全自己的性命。

  很快,随着大批的铁甲侍卫军放下武器,跪在地上投降,周围的明军各部将士停止了射击,分出将士上前接受俘虏,并且将阿卜杜拉、受伤的肯塔全部绑了,暂时关押起来,等待刘衍的处置。

  黄昏时分,大战结束,于阗城被明军将士拿下,叶尔羌大汗阿卜杜拉率领的二十三万大军被全部歼灭,大将军火者·他只丁、前军大将谭海、后军大将也拉塔、左军大将阿尔哈里、右军大将李子勋、中军大将哈拉苏全部战死,侍卫长肯塔和大汗阿卜杜拉被明军活捉。

  此战,明军共斩首叶尔羌各部七万三千一百二十二级,俘虏各部兵马十一万九千三百一十七人,缴获粮草、战马、兵备等各种物资无算。

  此战,明军各部将士阵亡一千三百一十四人,负伤九百五十二人,堪称大捷。

  入夜后,刘衍在都督汪博、都督沈拓、西北都督韩秦的陪同下,走进城内的临时汗宫,对几人说道:“我不喜欢这里的建筑风格,希望若干年之后,西域各地的建筑风格,能够重现汉唐时期的汉家风采,也不忘数十万将士浴血奋战之牺牲!”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西域自将近两千年前的西汉宣帝时期起,就已经是华夏之地,如今重归华夏,自然要实行汉化。

  随后刘衍与众人走进汗宫大殿,准备在这里见一见阿卜杜拉。

  很快阿卜杜拉和侍卫长肯塔便被带了上来,二人见到刘衍后都很震惊,万万想不到威震天下的大明内阁首辅、鲁国公刘衍,竟然只有三十六、七岁,他们还以为刘衍是一个四、五十岁的老者,万万想不到会如此年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