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429节(2 / 2)

  这次内阁会议持续了很久,直到傍晚时分才结束。

  刘衍走出内阁官署后,对国防部尚书田辉叙说道:“给李定国和颜继祖的调令,明日就要发出去,不要耽搁了。”

  田辉叙笑着说道:“阁老放心,下官明日上午就能发出去。”

  几天后,在湖广武昌府的总兵官李定国接到了国防部的调令,看到自己被朝廷任命为征讨满清西路军的统帅,李定国先是很震惊,紧接着心中便感到一阵狂喜,自己的一身抱负终于有施展的余地了!

  同时,李定国也对刘衍、对朝廷充满了感激,报国之心可谓是暴涨,当即召集部下各营参将议事。

  当众人听闻李定国将前往龙门关统领西路军的消息,众人都是振奋不已,替李定国高兴。

  同时众人也都很遗憾,此番朝廷只征调了李定国,并没有征调湖广各部的兵马,此番国战众人就没有机会出战了。

  李定国说道:“本镇出发之后,以国防部军令,以辰营参将高杰出任代理湖广总兵官,诸位将军要鼎力支持高将军,继续做好湖广的戍守之事!”

  众人纷纷领命,高杰也是面露喜色,当即发表了一通忠心,表示会为朝廷守好湖广。

  一旁的刘良佐欲言又止,最后还是说道:“总镇此番北上,直属将士是否一通前往?”

  李定国明白刘良佐的意思,说道:“此番国防部的命令有明确意思,本镇只是只身前往,一兵一卒都不会带走。刘将军的意思本镇明白,诸位将军还是安心留守湖广吧。”

  刘良佐叹息一声,原本还想着自己以属将的身份,请李定国带着自己一同北上,可是这个想法也泡汤了。

  其余众将也是如此,都是叹息不止。

  李定国说道:“诸位不必失落,以本镇之见,朝廷有刘阁老在,我大明的征伐绝不会止步于辽东而已,收复辽东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朝廷肯定还会收复朵甘思宣慰司、乌斯藏,还有西面的西域各部,都会是朝廷的目标。对了,还有投靠满清的朝鲜,也一定会遭到朝廷的征讨,将来咱们大明武人实战拳脚的机会还有很多,诸位一定有机会出战的!”

  听了李定国的话,众人的情绪顿时被调集了起来,纷纷恭祝李定国此番北上旗开得胜,为湖广将兵挣得头彩。

  与此同时,山东巡抚颜继祖也整顿好了抚标营,参将祖永海率领抚标营在济南府城外集结,颜继祖也乘坐马车出了城,济南府知府史可法出城相送。

  “抚台此番进京驻守,可见朝廷出关收复辽东的战事已经迫在眉睫了,下官这心中还真是激动啊!”

  史可法大笑着,哪怕寒风吹拂面颊,也是喜悦不已。

  颜继祖此时下了马车,拉着史可法说道:“是啊,这可是国朝许久没有的盛事,你我能够经历这一场,也不枉此生为官报国了!”

  随即颜继祖嘱咐道:“此番不光抚标营要北上,兖青营参将钱茂礼、济东营参将毛不语也已经率部上路,一同驻防北京城,山东各地的驻守兵力就空虚了不少。虽然山东乃是刘阁老的起家之地,但是史知府也要谨慎一些,全国哪里都可以出乱子,只有山东不可以!”

  史可法顿时感到自己肩头的重担,此时正色说道:“抚台大人放心,下官一定竭尽全力,不会让山东出任何乱子的。”

  “好!”

  颜继祖说道:“如今的大明可谓是万象更新,百姓们也过的好多了,可以预见,又一场盛世即将降临,咱们身为大明官吏,只有尽心为民,才能不负这场盛世!”

  史可法长拜受教。

  此时的北京城内,刘衍在鲁国公府中,与王芸禾、尚善、若水,还有以及六岁多的儿子刘盛一同吃着午饭。

  一妻两妾说笑着,儿子刘盛虎头虎脑,刘衍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温馨。

  如今刘盛已经进入京城里的县学学习,成绩还不错。北京城作为大明的帝都,城中不但有全大明最好的省学,还有府学、县学多所,可以说是大明新式教育最发达的所在。

  刘衍与家人说着家常,随即便说道:“这段时间不知道老泰山在忙什么,今年进京过年吗?”

  王芸禾白了刘衍一眼,说道:“自从夫君让父亲出任商会会首,父亲做起生意来就闲不住,前几日来信,今年过年不进京了,要带人去福建,说是那边的海商多,要与海商联络肥皂、玻璃、海盐等出口海外的生意。”

  刘衍闻言大笑起来,如今商务部也在开拓向日本和西洋各国出口货物的生意,有了郑芝龙原来的路子,商务部已经与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商人取得了联系,甚至已经获得了不少的肥皂、玻璃、海盐、烧酒、水泥的订单。

  只是刘衍没想到民间商贾也开始向海外拓展了,这可是好现象,此时刘衍心中畅快:“商贸大发展,辽东大战在即,这都是大好前景,我终于将华夏沉沦的进程彻底扭转,向新而生了!”

第六百一十三章 海外贸易

  福州城。

  寒冬腊月,福州城也进入了严冬气候,城中百姓都换上了厚厚的棉衣,或者是穿上了几层厚麻布的衣服,用以抵御严寒。

  这一日,在城中有名的喻家楼,十几个福建各地有名的海商齐聚于此,将喻家楼全部包了下来,一大早便有许多商贾的仆人在门口迎来送往,酒家的伙计也在忙碌着将一个个客商迎进去。

  “哎呀!这是什么日子啊,你看陈家、徐家,那都是咱们福建有名的海商大户啊,怎么都到这里来聚会了?”

  “你还不知道吧?据说他们是要宴请咱们大明商会的会首,当今内阁首辅刘衍的岳丈:王靖!这可是跺一跺脚,大明所有商贾都要震三震的人物啊!”

  “这就难怪了,什么陈家、徐家,跟人家商会会首相比那也是小角色、小人物,难怪咱们福建的大海商聚的这么齐,原来是要迎接这么一个大人物啊。”

  喻家楼外面,不少围观的百姓和商人都在议论着,人群不断发出一阵阵惊呼,争相聚在周围想要看一看大人物的风采。

  没过多久,福建各地有名的海商都站在喻家楼的大门口,足足有十几人,都是名震福建的大人物。

  可就是这些大人物,此时都站在寒风中等候着宴请的对象,没过多久便看到一辆朴实无华的马车从远处驶来。

  那辆马车看上去没有什么过多的装饰,可是懂行的人都知道,这可是皇明车辆工坊出产的“限量版”新式马车,车身都是用上好的红松木制成,车轮上面包裹了山东兖州府商社最新出产的车轮外皮,说是用什么南洋出产的橡胶制成,另外车轮上还装有所谓的减震钢制弹簧,说是马车不管是行进在什么道路上,都可以如履平地。

  此外,众人听闻这种限量版马车内,还有熏香等各种设施,可以说乘坐起来非常的舒适。当然,这种马车的价格也非常昂贵,平常的新式马车只要一百八十八两银币,而这种限量版的新式马车,则需要至少五百银币的高价!

  “来了!”

  众人纷纷上前,只见马车停了下来,在众人的注视下,皇明商会会首王靖身旁裘皮大氅探出了身子,早有随从将黄花梨制成的木质台阶放好,搀扶着王靖走下马车。

  “呵呵,拜见王会首!”

  “王会首一路辛苦,辛苦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