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98节(1 / 2)

  谭晓大当即答应了下来。

  当然,火器督造处要量产的震天雷,将会有通体刻着的凹槽,并且计划规定只有八斤重,内里却是要装六斤火药,在一端还特意加装了一个握柄,方便新军士兵投掷。

  这些都是随后谭晓大与刘衍商议的结果,刘衍十分满意,随后便准备在王家庄住上几天,顺便视察一下铠甲的打造情况,尽快完成全军披甲的目标。

第一百四十五章 提高披甲率

  次日,刘衍来到兵甲督造处,巡视铠甲的打造情况。现在王家庄每月可以打造全身铠甲三百三十副,产量已经非常可观了,这样的产量即便是京师的兵仗局也望尘莫及。

  当然,这样的产量完全是用“人海战术”完成的,现在兵甲督造处铠甲坊的工匠已经有四百人之多,而且已经形成了流水线的生产工艺,可以将铠甲的生产分解成若干个环节,让铠甲在一系列的生产环节中快速成型。

  “现在各总所需的铠甲,还有多少缺口?”

  主事徐乐全城陪同,跟在刘衍的身边说道:“启禀大人,这两个月以来,兵甲督造处已经囤积了一千五百余副铠甲,现在已经全部调配到各总军中。现在各总需要装备铠甲三千八百副左右,刨去之前已经装备的一千三百副,以及后续调配的一千五百副,现在还有一千副铠甲的缺口,预计三个月内补充上。”

  “三个月啊?”

  刘衍微微摇头,现在的局势很严峻啊!

  清军十几万大军还在关内肆虐,山东总兵刘泽清所部正在北直隶拱卫京师,其余各地的兵马也大多聚集在京师附近。

  按照历史上的发展情况,再有一个月的时间,北直隶等处的清军就是撤走,然后主力开始向西南方向横扫,之后在巨鹿一带与名将卢象升所部对决。

  刘衍要是没记错的话,到时候朝廷肯定会诏命各地兵马前往巨鹿驰援。

  历史上崇祯帝就调集了不少兵马,包括关宁铁骑等各支兵马,但是却在太监高起潜和兵部尚书杨嗣昌的暗中操作下,这些明军全部作壁上观,坐视卢象升所部全军覆没,然后远远的跟在清军屁股后面,将清军“立送出境”。

  “到时候朝廷肯定会征调山东兵马驰援的,山东巡抚颜继祖会调集谁领兵出战?”

  刘衍现在就算用脚指头去思考,也知道多半会让自己率部出击。

  所以刘衍一定要赶在一个月之内,让全军各总将士披上铠甲,这是最基本的。

  “三个月的时间太慢了,一个月,我只能给兵甲督造处一个月的时间,能不能完成任务?”

  刘衍说完之后,便盯着徐乐,只见徐乐先是一惊,然后便紧咬牙关、眉头紧锁,说道:“如果将兵刃坊的两百多人都暂时调到铠甲坊去,属下能保证在一个半月之内完成任务。”

  “一个月,最多一个月的时间,甚至还会不足!”

  刘衍随后说道:“此番我也带来了一些铠甲,将这些铠甲改造一下,也可以满足一部分需求。”

  “如此,属下能保证,一个月,让我军各总将士全部披甲!”

  刘衍看着目光坚定的徐乐,满意的点头说道:“好!放手去干吧,需要什么,就派人跟我说。”

  “是!”

  刘衍在王家庄巡视了一番之后,便带着许铭一众返回了夏河寨前千户所。

  回到千户官厅之后,刘衍并没有闲着,而是召集了百户田辉叙,以及百户苗绍、百户许铭三人。

  “什么?大人准备裁撤所有军官的家丁!”

  田辉叙猛地站了起来,一双大鱼眼睛瞪得老大,旁人见了都怕两颗眼珠子会掉出来。

  苗绍和许铭则没有什么反应,毕竟二人都是刘衍的心腹部下,自己又没有家丁,刘衍说什么,自己便做什么就是了。

  “有什么不妥吗?”

  “大人有所不知,现在千户所内的将官中,属下有十几名家丁,副千户戴璟彬有五十多名家丁,镇抚官荀景云也有数名家丁,甚至连令吏张学义和学正张文奇、儒学训导蒋宏志和黄日勋都有家丁!”

  “其余的总旗官、小旗官也多有家丁,各处的这些军官算下来,咱们夏河寨前千户所的家丁人数,没有五百也有三百,这些人可不是之前迟许、黄文贤、王毅传等人手中的那些杂兵,而是能打硬仗的兵卒,真要是闹起来,可不是一两天可以平定的,我千户所城也会受到重创!”

  可是刘衍却依然坚持己见,说道:“老田啊,你可知道我大明的兵马为何总是打不过鞑子吗?就是因为各级军官全都蓄养家丁,将所有的钱粮兵备都集中在少数的家丁身上,然后将这些家丁视为私兵!”

  “一旦战事顺利,那些将领便带着家丁一拥而上,一旦战事不顺,那些将领便在家丁的保护下仓皇逃命,甚至战事还不明朗的时候,便带着家丁逃窜。或者是为了保存家丁的势力,故意闭而不战!”

  刘衍越说越气,大声说道:“这就是我大明军队屡战屡败的一大弊端,虽然不是全部的原因,但是也是一大根源!”

  田辉叙是军中老人,自然知道刘衍说的是对的,可是真要是在整个千户所范围内裁撤家丁,那些百户、总旗、小旗们闹将起来,怎么办?那些家丁失去了“丰衣足食”的待遇之后,闹将起来,又该怎么办?

  刘衍冷笑着说道:“现在七总新军已经招募完毕,再有一个月就能初步操练出来,到时候我夏河寨前千户所各处有新兵驻防,那些抗拒本官的百户、总旗、小旗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田辉叙闻言顿时脸色煞白,一句话也不敢再说。

  此时已经是十一月末,千户所城内的军户百姓已经开始储蓄过冬的粮食和蔬菜了,城内城外洋溢着即将过年的喜悦之情。

  不过在那些夏河寨前千户所旧军家丁与军官们却有着不一样的心思!

  十一月三十日,仍是寒风肆虐。

  从夏河寨前千户所城中校场出来,一阵寒风吹来,就算戴璟彬的身体壮实,每日练打熬,仍是不觉间裹紧了身上的皮袄。几个家丁跟在戴璟彬的身旁,看他的脸始终沉着,不知道在想些什么,都不敢随意说话,生怕打乱他的思路。

  戴璟彬慢慢而行,出了校场,忽听身后有人在叫:“戴大人,戴大人!”

  戴璟彬回过身去,却是令吏张学义、儒学学正张文奇、儒学训导蒋宏志、黄日勋四人追了上来,他们身旁同样各自跟着几个家丁们。

  这几人与戴璟彬不一样,虽然不是夏河寨前千户所的世袭的军官,那样代代相承,可是他们几人的家族却同样都在堡外各处占有了大量的良田,用于供养自己的家丁们,他们平日也算是与戴璟彬交好,同声出气。

  此时他们四人追了上来,相互施礼后,戴璟彬淡淡说道:“不知张令吏、张学正、蒋训导、黄训导叫住戴某,有什么要事?”

  几人中以戴璟彬实力最强,毕竟经过刘衍的裁退老弱后,原先夏河寨前千户所的军官之中,除了戴璟彬一队兵五十人完好无损外,余者众人最多也就只余下十几个家丁,只能和新军中的队长相比。

  所以几人心中早就很是不满了,近来千户所城内外有盛传刘衍要强行裁撤所有军官、官员的家丁,这就让几人更加坐不住了,这才一起过来找戴璟彬商议对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