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奇泉通幽处 74(2 / 2)

他非常佩服中国古代的能工巧匠,但独独就这一称呼,觉得不能接受,原因是太过戏谑与不尊。

试想,这些小兽明知前面已经“走投无路”,依然队形不乱地一往无前,这种忠诚和义气,难道不值得人类学习?

再往深处讨论,你一个造房子的凡夫,又怎么知道人家仙人与神兽此去就“走投无路”呢?也许你的“无路”,正是他们“有路”,要不怎么称“神”称“仙”呢?

在神仙眼里,整个宇宙,应该无处不是路才对,什么都不能阻碍他们前进的步伐。

他们有路能通,无路也能通,进入的是一个自由的王国,一个常人理解不了的通行无碍的时空。

他看看那寺庙,打马上去,估计也就个把时辰,于是来了兴趣,便将马头拨转。

他素来对庙宇感兴趣。

古人说:“天下名山僧占多。”

庙里出高僧,能破生死迷局。再说出家人四大皆空,打破贪嗔痴,勤修戒定慧,自然是人中之杰。这样的人不受尊敬,还有什么人配受尊敬?

秦时月想想,自己难得出来,也不差多消磨这两个小时,便策马上山。

他愈上,那肉香愈浓。

他忽然意识到,那肉香会不会是从庙里发出来的?但念头刚产生就立即被自己否定了。这断断没有可能啊。庙里的僧众茹素,连鸡蛋都不吃,何况是吃肉?

藏地的僧人有些是吃肉的,这是因为他们那里处于高寒地带,常年冰天雪地,蔬菜种植十分困难,所以要断肉很不容易。更重要的是,佛祖好像没有规定信徒不得吃肉。

也是,比丘戒为“杀、盗、淫、妄、酒”五戒,里面并没有肉戒啊。

肉戒是汉传佛教到梁武帝时才制定出来的。

只可惜,梁武帝新增了肉戒,自己却是饿死的。被反贼困于城内,断粮而死。也不知是前世造了什么孽,要受到具有那样讽刺意味的果报。

如此说来,肉是可吃可不吃的,关键是看哪里的寺院,哪里的僧人。莫非此地住的,乃是来自藏地的和尚?时月这样想着,好奇心倒被勾了起来,于是加快了上行的速度。

到了庙外,他将马拴在一株小腿粗的老桂树下,却没有进门,而是绕着寺院探查起来。

大门关着,他就绕到后墙。那肉香反而更浓了。他看看那窗子,想该是厨房,便小心地将手搭在围墙上,然后缓缓引体向上,伸出脑袋观望。

好家伙,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原来是一光头的胖大和尚,正与一云鬟高耸的美妇在里面用餐呢。

那桌上不是肉又是什么?而且看那形状,一份丝状的是狗肉,还有一盆是红烧大猪蹄,在那里热腾腾地冒着热气呢。

这男女二人并排而坐,一边搂搂抱抱,一边将酒杯往对方的嘴边送,亲热得不行。

好个和尚,不仅喝酒吃肉,还玩女人,这还了得!

秦时月从墙壁上悄悄下来,转到贴山的一面,从院墙上爬上去,落地之处,却正是和尚的寝室。

他想想这对男女吃得正欢,一时半会还不会上来,就推开房门进去,在房里四处察看。

在壁上的案几和佛像背后,发现有一处洞口,刚好够一个成人半蹲着进出。

时月进到里面,方知是个溶洞,有着天然形成的不规则的洞口,一侧岩石上刻着“飞龙洞”三个字。

秦时月想,看来这洞被人发现有些年代了,要不也不会有洞名有刻石。

倒是这寺院贪心,将洞口纳进了围墙。而这住持更是贪心,将洞口纳进了自己的寝室。真是一贪更比一贪高,贪贪都将洞口瞄。

古人讲“人心不足蛇吞象”,真不是冤枉人的。人之贪欲,实无止境。

从洞口望进去,里面还有光线,是山体上方石壁上一处草帽大的洞口照进来的。

这洞往里延伸,黑黑的也不知道有多深,时月也不敢贸然进去,只借着光线打量,却见左右洞壁处排列着许多瓷器,有龙纹玉璋、玉璧、玉璜,有龙纹玉觽(xi,秦时用具),还有罐、釜、鐎斗,镂空牌饰、青瓷执壶,等等。

秦时月虽然无法讲出其年代,但观其陈旧古朴之样,明显都是上了年份的老东西。

他见了,心里暗暗吃惊,却退出来,移好佛像,轻轻下楼。

刚到楼下,就听外面有人声过来,于是蛰伏佛像边上的暗处。

来者是那胖和尚与妇人,两人相拥着上楼,一边放肆地调笑。

只听妇人说:“好个野猪肉,香气扑鼻,入口爽滑,肥而不腻,真是个好吃场!”

男的说:“那是。这厮一只脚被弓夹牢了,我这人过去,它还凶得跟老虎一样,吼叫着抢过来,我用开山锄头掏了它十几下,将它的脑壳打碎,再费了九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