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巧手四叔,编个漂亮篮子卖山楂 6(1 / 2)

掏出藏在炕上门箱柜里最里边的小盒子,最下面有一个陈旧的钱袋,摸出了里面仅剩的四两多银子。

觉得不太够,狠狠心,又小心翼翼地在盒子底部夹层找出一根用红布包裹的银钗,这是老太太唯一的嫁妆,这么多年不管多么艰难都不舍得卖掉。

王老太太把银钗拿在手里端详了一番,“唉,还是没保住你呀。”摇摇头,和银子混在一起转身出门。

王老太太出门后,把银子递给了郑老二,刚到郑老二手里,就被一把抢走了。

放在手里掂了掂,一张欠条扔到了老二脸上:“这就对了,欢迎下次再来,我们四海赌坊随时恭候。”说完敷衍地抱了抱拳,带着四五个打手扬长而去。

郑老二看了看大家的脸色,都不怎么好,尤其是王老太太,一脸心疼不舍的看着他们出村的方向。

虽然事情不是自己做下的,但郑老二内心还是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愧疚感。

现在说什么都是空的,且看以后吧!

“你们都进来。”郑老爹穆然地说完转身进屋。

四个兄弟正好都在家,除了郑老大家的长子次子在外打工,其他六个孩子也都在。

郑老爹坐在炕头上,儿子儿媳孙子孙女站了一地。

“你们兄弟四人幼年都读过两年私塾,基本的字和道理应该都懂几分。”

郑老头看向老二:“虽然我们没有分家,你们兄弟几人感情也好,但这次是老二对不起你们兄弟。”

“但你说你改了,这就算是最后一次,你的哥嫂兄弟们对你的帮衬吧。”

郑老二连连点头。

郑老爹继续:“我们家本不富裕,这次掏空了家底。连你娘唯一的嫁妆都没保住。要记着爹娘的不易。”

“接下来我们家有几件事要做,首先最重要的是老大家的文继已经十五了,到了相看的年纪,这是接下来首要的大事。”

“其次,这几个小的,暂时没钱送去私塾,老四有空了先在家里教一教,等缓一缓都送去吧,哪怕上个一年也好。”

“用钱的地方很多,我们要齐心协力,老二你也要好好的,为这个家,为老郑家的孩子们出把力。”

郑老二很愧疚:“嗯,爹说的对,以前是我对不住大家,以后咱们一起把日子过起来。”

出了这档子事,晚饭大家都吃得心不在焉,连小孩子们都开始看脸色了,吃得小心翼翼。

饭后,老大媳妇搓麻绳,,老二老三媳妇去收拾厨房,郑老大去劈柴,老三去收拾猪圈,老四借着月光编筐,每逢大集的时候麻绳和筐都能拿去卖,郑老二站院里思考人生。

农村没什么赚钱的项目,粮食交了田赋后也不剩多少,有时年景好了还可以多吃点野菜卖一部分,年景不好都不够吃的。

所以勤快些的村民就农闲时出去打打零工,成年男性一般也就十五文左右。

再就是卖点柴火,一捆大概三文钱,或者搓些麻绳以及一些草编的东西拿去卖。好在这些东西没有成本,只是费些功夫罢了。

有些农户会养一两头猪,大多数农户都会养几只鸡,但很少有人舍得吃鸡蛋,大都拿到镇上换几个铜板,毕竟一个鸡蛋一文钱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