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初次上山,赚钱没有逼债的来的快 5(1 / 2)

两间茅草屋,八月和张氏一间,父子俩一间,好在现在天气不算太冷,凑合着睡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浑身酸痛的四个人早早的爬起来,这里的睡眠环境实在太差,一下子还不适应。

几人刚把少的可怜的东西收拢收拢,老大和老三就来了。

主要是一个大水瓮和两个门板比较重,其他东西娘仨就能拿过去。

一路上,陆陆续续看到村里的人有人上山,有人挑水,农村的早上也是一派忙碌的景象。

看到郑家一伙人搬着东西,大家都很好奇:“八月,你们要搬回去了?”

八月时不时回答:“是的,婶子。”

“是的,伯娘。”

大家都暗自庆幸,还好有点原主记忆呀,要不太难了。

不是农忙时节,早饭一般是没有的,所以搬完家后,郑老二把重的东西都放好,剩下的就交给张氏,打算带着儿女上山。

郑老二拿上柴刀绳子,八月和郑文青一人背上一个背篓,给郑老爹和王老太太打了个招呼:

“爹,娘,我带着八月和文青去山上挖点菜,再砍点柴。”

王老太太答应一声,拿了三个窝头给他们:“带上水,中午赶不回来的话垫垫肚子。”

父子三人出门后,王老太太特别惊奇:“哎,你说,这老二还是第一次主动去砍柴呢,真的改了?”

郑老爹:“希望是吧,算命的不是说他是大富大贵的命格吗?”

王老太太叹口气:“也不期望多出息,只要收收心,能好好过日子就给祖宗烧高香了。”

另一头,父子三人沿着记忆中的小路上山,一边还商量。

“一会儿我们先上山看看,野菜和柴都下山的时候再搞吧,不然背着太累了。”八月提议。

“好的。”郑文青也赞同,实在是昨天晚上没吃饱,也没睡好,体力有点跟不上呢。

三人和寻宝鼠一样,一边走,一边搜寻,除了一些稀稀拉拉的常见野菜,也没看到什么能能赚钱的。

爬到半山腰,就有点气喘吁吁了,八月停下来叉着腰:“这边山头离村子太近,估计有价值的早没了,我们可能得翻过去到后山。”

郑建孝看看气喘吁吁的八月:“一会儿你们要是走不动了就在这里随便拔点野菜野草,我往远走走。”

郑文青累得有点懵:“我饿了,不然我们把窝头吃了再走?”

八月提醒:“你饿了先啃上几口,但别吃完,不一定下一顿就在晚上了。”

郑文青想了想,拿出窝头小小咬了一口又收起来:“没想到我一零零后,竟然有天连个窝头都舍不得吃。”

郑老二:“那就拿出你二十一世纪好青年的超前思想,争取早日摆脱这种困境。”

稍作休息,三人再次开始行程,终于到了山顶,郑老二本打算自己前行,让两孩子在附近挖菜。

但两人都拒绝了,开玩笑,虽然样子是小孩,可灵魂是大人呀,而且一个工作两年了,一个大学毕业了,怎么能让老爸这么辛苦,自己躲在后面清闲呢?

想到后面有五两银子的外债,突然感觉没那么累了呢,于是四周看了看,稍微缓口气就又出发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