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向太后的精明(2 / 2)

他们才是最不想朝廷摊派田税的那一批!

文人士大夫们讲究一个‘耕读传家’,家里都有大量耕地和挂名的田产。

挂到他们名下的耕地每年只需要缴纳少于朝廷征收的数目即可。税吏又往往畏惧其家世,不敢照章办事,只好意思意思便作罢。

再加上他们有官身,有关系,有文化,百姓大多尊重敬畏他们,从而也容易被其蛊惑,三言两语间就被挑动闹事者大有人在。

小官小吏就更直接了。

他们是政策的执行者,贪污受贿轻而易举,动动手脚,划去一笔或减去某家的税目,赤裸裸的损公肥私之举。

更有甚者,心怀怨恨之下,针对某一乡,某一县,那就是‘官逼民反’的架势!

官家懂了么?”

赵佶有些不知所措。

他了解的都是指责文人士大夫和武将,勋贵,宗室大肆兼并田产,欺压百姓,威慑官吏不敢登门收税,达到减少纳税数目的相关消息。

谁成想最大的阻力居然是底层官吏!

“还请娘娘指点。儿臣感激不尽。”

赵佶整理了一下思绪,并没有想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只好求助于向太后。

“唉。此事无解。安石相公就是被这些底层官吏曲解政令,从而被拉下高位的。朝中那些保守派大臣只是不想看到民间动荡不安,所以阻止新法实行。”

向太后抿了口气,继续说道,

“官家,此事并非一日可解。当务之急还是先解决西北禁军粮草短缺之事。

其实还有一件即将发生的祸事,只是目前尚未完全爆发。”

赵佶听到向太后的话略微有些沮丧,然后听到还有一件祸事马上出口讯问道,

“娘娘请讲,儿臣一定想尽办法去处理。”

向太后脸色严肃的说道,

“西北或许会发生粮荒!”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