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问路斩樵,仙人指路27(1 / 2)

白鹿书院是正经的儒教道统,不是喊一句口号就能加入的魔教,也不是交钱就能上的邪派,对待每一个弟子都有严格的考核制度,每一个学子入学的时候,不仅要出示祖籍户籍,更要留下画像,签字画押,保留存档。

这种相互保障的手段,据说在巨室大派中甚至有证了元神高人出手,摄取弟子一丝魂魄,签下魂契,燃起命灯,不仅能确定弟子生死,更能追溯杀害弟子的凶手踪迹。

舒紫阳不是上三品,但,早年混迹军中,习得诸般法术,其中便有一项专门用来寻人的仙人指路。

相传在前朝有位大将军吃了败仗,大军溃散,自己一个人慌不择路逃入山林之中,偶然碰见一位砍柴的樵夫,向其询问出路在何方。

樵夫常年在山中砍柴,熟悉各条小道,于是好心指点大将军。

大将军得知路线之后,唯恐追兵赶来,从樵夫口中逼问出自己的逃跑路线,于是趁着樵夫转身之际,将其斩杀。

然而,最终问路斩樵的大将军并未逃脱生天。

因为,赶来的追兵中便有一位阴阳家分支的风水师,风水师以独特法术驱山走水,沟通阴阳,从樵夫被斩断的头颅上面,捕捉到了大将军的一抹刀气,从而锁定气机,找到本尊。

这种手段名叫做仙人指路,起初是阴阳家所传,后来风水师在军中效力,也在军中传了下来,代代传承,舒紫阳有幸学到这一招。

“寻山踏水,借问阴阳!”

舒紫阳抬头大喝一声,周身气机演化,犹如流水云海,卷动苍穹,显化而出。

这是中三品修士独有的标志,若七境宝舟修士再进一步,堪破重重迷雾,打破性命枷锁,登临第六境,那么浑身真气就会发生质变,蜕变成有形可见,显于外天地的真罡法相,具备诸多灵机。

那一道道真气,犹如赋予生命一般,主动流入一副泛黄色的宣纸画像之中,画中人正是十一二岁大小的张还真。

刹那间,卷轴随风而动,似乎活了过来,自动卷起,真气赋形化作一杆银枪,主动朝着一个方向飞去。

“在永宁城内,张师弟没有出城。”

李洛书惊喜道,相当于辽阔的乡野,安宁县的范围更小,能尽快找到人。

“他为何没有出城,事出反常必有妖。”

舒紫阳低声一语,沉吟片刻后,主动朝着城北方向走去。

……

城南,天雨小巷。

夕阳西下,城南不是繁华的城北,热闹的城东,居住大多数平民百姓,没有夜市的习惯,大小商贩都已经收拾行李准备回家,只有几家商铺还零零散散开张,不过暮色渐临,门口皆已经挂好上灯笼。

嘈杂,阴暗,几个鼻青脸肿,口鼻流血的小混混倒在巷子里面,满地打滚,哀嚎声凄厉,仿佛像死了爹娘一样。

“别叫了。”

张还真白净的脸庞在暮色下,显得有几分阴暗,淡然道:“我没有下死手,只是打伤你们的手骨,你们若是愿意花个二十五两银子,用上好的膏药给你们疗伤,养上一个月,手臂自然痊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