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太上感应,修行之门(1 / 2)

精,气,神。

聆听这三个字,张还真莫名想到自家的三项本命神通,饮水服食,文心雕龙,凝神静气。

“虽然同修精气神,但,各家各派各有所长,如我儒教善于练神,曾有不通修炼的老儒皓首穷经,研读诸子文章,忽然一日破数镜,登临上三品的美谈。亦有聪明正直之人,死后封神的传说,实乃三教第一。”

“上古有练气士,道教秉承其遗泽,善练气,有羽士御风而行,可见一般。”

“佛门自西域传道而来,自有其独到之处,体魄无敌,号称金刚不坏之身。”

李洛书盘坐蒲团之上,点评三教九流,侃侃而谈:“其余门派,诸子百家,大同小异,都是选精气神其中一者为主,余下为辅,讲究一个先来后到。”

“就没有三教同修,精气神齐头并进的嘛?”张还真揣摩宝珠,越发觉得其玄妙,不禁询问道:“这才是真正的性命双修。”

“几乎每一个刚接触的修炼的新人,都会问出这一个问题。”李洛书似乎早有预料,摇了摇头道:“只是你能想到,前辈高人自然也能想到,之所以如此修行,一方面是专修而精,贪多嚼不烂,怕后辈弟子好高骛远,反而误入歧途,走火入魔。”

“另外一方面是三教同修,精气神齐头并进,所耗费的资源,精力实在太大了,还没有等到境界突破,就已经寿元将近了。”

“原来如此。”张还真恍然大悟,心中却浮起一个念头,自家有气运宝珠,旁人做不到的事情,自己未必做不到。

“当然,万事万物皆有例外,唯易不易。”李洛书突然一笑,意味深长道:“三教同修,精气神混合如一,亦有人做到了。”

“他的名字,江湖庙堂人人皆知,武祖姜源,千年以降,唯一飞升者。”

“他学佛,学道,学儒,贯穿百家,融合诸境,踏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武道!”

“大丈夫当如是也。”张还真抚掌赞叹

李洛书见状没有反驳,只是微微一笑,少年有傲气,有志向,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要是一代不如一代,那才是修行界的悲哀。

白鹿书院作为荀祖道统,不需要整日捧祖师臭脚的腐儒。

“这是武祖成道之后,广收秘籍,传播天下的武道总纲。”

李洛书从地上几本功法中拿起一本,递了过去,神色唏嘘道:“此书微言大义,可惜几百年战火纷飞,民间鲜有保存,只有各家各派有手抄本了。”

“鲜有保存,怕是被有心人收罗,暗中焚毁吧。”张还真念头一动,翻开武道总纲,映入眼帘便是一行行龙飞凤舞,铁笔银钩,吐露着大气磅礴的字迹。

【余,贫寒出身,自幼孤苦,卖身入佛寺为奴,后拜道人为师,混迹江湖,结交百家诸友,渐入儒道。】

【然,儒道非我所喜,礼法约束过甚,舍儒道转霸道,众人曰前方无路,道路难行,余狂笑,世间岂有坦途,吾辈自开道路便是。】

【天道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畏!】

【而后十年,武道初成,天下遂定,思及一生,修行之路,所得不过二十字。】

【筑基炼己,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