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和考验(1 / 2)

走出茶馆,果不其然清元正站在门口等待,见自己走来,还笑着示意。

“这就是您说过的寓教于乐吗?确实是了不起的方式,感谢您为仙宗培养出一个好苗子。”

知道清元说的就是刚刚心念通达的小刘石,元九也不客气。

“怎么说他也是林哥未来妻子的亲族,而且他们家的点心,也很不错。这不算什么事,反倒是大真人今天,有些不对劲。”

“这本来就是他们能够知道的,只是我们不主动提,而是将它记载书籍之中。其实,今天说这些,不只是小石头,我也收获很大。”

清元说完,又示意元九和他一块走走。

“您也知道,仙宗的修行者一直不多,老祖留下的武道,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许多想投机取巧的人。但是自从老祖道解之后,仙宗便从曾经一域主宰慢慢变成了这样。当初老宗主在世时,我们曾经尝试改变这个。可是效果不好。由于成就过多的修行者,导致仙境之中的灵材消耗过甚。而且那些仙宗弟子一旦外出游历,少有能归来。他们身死异处,让仙境一度没有道韵滋生。而且活下来的人,因为对实力的渴望和复仇的意志,让他们完全忘却了老祖的教导,比邪修更甚。虽然没有祸乱仙宗民众,但是这样得到的力量,后来人又怎会不效仿?”

“老宗主最终只能将他们一一带回,劝解无果后只能就地斩杀。您也知道,修行者身死之后,七成灵气归入天地,三成孕养身死之处。当初这些人虽然另类入道,但是却害得老宗主背上外道的臭名。最终为了仙宗的声誉,道解于老祖,他父亲的墓前。”

“我们才知道,仙宗之所以有这些,不完全因为实力,更因为这被人诟病的选拔。就是那些因为修行武道才得入修行的后辈,他们甚至比我们强行提高的修士还要好。老祖的眼光,还是一如既往的高远。”

若不是元九从救人归来之后就开始慢慢了解仙宗,还真的有些听不懂清元道人的话。

道修收徒首重缘分;魔修收徒首重根骨;而邪修只看眼缘和利用价值。

修行前两境,很容易达成,只需要入门成功,就可以依靠各类丹药灵材堆积圆满。但是三境,却是一个天堑,也是对修士的第一个考验。所以道魔两脉收徒,更加不注重资质。毕竟一二境的修士,完全可以用自己精血孕育灵材进行培养,但是心性,却只能通过经历和智慧,方能成长。

魔修注重的根骨,也就是这些人热忱的向道之心。

但是仙宗,却不大喜欢拔苗助长,而是希望治下之民能够依靠自己走出这条路。

这也导致了仙宗的修行者不多,但是都是精锐。

有武道的存在,让仙宗之地的民众能够最大程度的自己追寻大道,并在这一步步的磨砺积累道心,但是这个过程很慢。导致修行者步入修行的时间被拉的很长,很长!

相比于其他势力,却有些愚蠢和自私,特别是在一些秘境开启的时候,导致很多仙宗弟子的数量远远低于各方,很多时候都得一对多。

所以慕明的儿子,也就是清元所说的老宗主,曾经借鉴过其他势力的方法,也就是选择大部分资质尚可的孩童,直接用资源堆积出一大批修行者。

但是这些人却因为力量的膨胀,反而更加沉迷其中,导致在仙宗被禁止的血食法,他们在敌对势力用了出来。

原本对敌人残忍,没有问题,可是这些人竟然开始将手伸到邪修之地的民众,血炼凡俗借此壮大神魂。

血食其实也只是丹道的前身,提炼仇人精血,用以培养灵药,这不是什么大事,毕竟这是天地认可的。

而邪修之所以被残忍,是因为这群人是直接吞食,和吃人差不大,而且往往他们血炼的对象,都是无辜者和凡俗。可是这样快速提升的法子,导致他们体内灵气驳杂,而且理智丧失,只知道杀戮制造血食。

而血炼凡俗,则是收缴这些人的灵魂,用以提升元神,但是元神除了修行提升,大多数时候都只能随心境而提升。

这样的做法,让这些以血炼凡俗提升的修士而言,元神斑驳记忆交织,容易陷入道障,导致走火入魔沦为大道的傀儡。

只是,不论是血食还是血炼,对有伦理道德的人而言,都是歪路。特别是仙宗这个因为提出反对这些行为才和宗门邪修开战的正道,更是致命。

这无异于又当又立,导致很多同盟都因为这事和仙宗划分界限,并且为敌。

甚至治下的民众,都因为这事一度想要逃离仙宗。

而慕明的儿子,也是因为这些事情才重伤殒命。

只是,仙宗弟子不知道的是,其实这些,已经消散的酒道尊其实已经给出了方法,只是慕明没有参悟。

“我给你带过去的玉简,他们没看吗?”

清元见到元九主动提起,也不客气,但是神色有些不正常。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