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怒也 176(1 / 2)

忽然,山道中刮起了大风,风从林间吹过,传来阵阵低回的呜咽声。

不到一炷香的工夫,五十余具重甲骑兵的尸体,已经横七竖八静静倒在了山道中,此时,孔德容再也没有先前那般稳如磐石,云淡风轻的表情了,此刻矛槊相向,眼看着冲出去一个个活生生的骑卒,气势汹汹奔到了那少年面前,根本走不上两三个回合,不是被他一槊扎死,就是被那杆势大力沉的大槊抡死,还有一名重甲骑兵是被那少年一拳轰出,如同一只被射中的大雁般飞起三四丈高,又猛地一头扎到了碎石满地的山道中,被摔成了一滩血肉模糊的烂泥,死得无比惨烈。

战马的马蹄声,兵器的碰撞声,临死之际的惨叫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让这条原本并不宽广的山道,瞬间变成了一条黄泉路。

山道的宽度最多仅能容得下两乘马车并行,即使有再多的人马一道上去厮杀,也无法发挥出更强悍的战力,这便是令孔德容颇为头疼的事,但眼睁睁看着手下的精锐这般去赴死,而那位少年直到目前为止,竟看不出有丝毫力竭气衰的迹象,便是如她这般寡情冷血的女子都有些坐不住啦。

这一刻,气得孔德容桃花眼圆睁,怒吼道。

“备弩!”

在这群八百人的骑兵队伍里,人人马上都悬挂着一把只有军队才允许配备的硬弩,作为在战场上能左右胜负的大杀器,它的结构非常复杂,弩臂上有凹型箭道,可以盛放弩箭,由箭道、曲柄、望山、悬刀、牛等装置组成,八石的黄沙弩最远射程可达三百步左右,相较于同等射程的强弓而言,这种便捷而又省力的硬弩无疑具有更大的优势。

弩者,怒也!

其声势威响如怒,故以名其弩。

弩源于弓,然而,威力却又远远强大于弓,不过,要想造出如此强大而又高效的利器,所需花费的真金白银当然少不了,像他们手里的这种黄沙弩,一把至少得要五十余两白银,现在维洛王朝军队中配备的黄沙弩源于千年前的秦弩,而秦弩正是由当年墨门的墨匠们所设计打造出来的,然而,自秦朝被大夏王朝灭亡后,墨门也如人间蒸发般随之在这世间销声匿迹了。

没有墨门墨匠工艺传承的后世工匠们,只能是照着葫芦画瓢,沿袭以前秦弩的样子勉强做出来,不过,却是只得其形,而未得其神,虽过去了千年之久,至今仍未有大的改进,如今黄沙弩的威力与性能大打折扣,反而不如原先的秦弩好用了。

墨北风看到他们亮出了黄沙弩,不由摇头叹息。

他们手上所持的黄沙弩为单人弩,单人弩又分为臂张弩与蹶张弩两种,顾名思义,臂张弩只需用手臂上弦即可,而蹶张弩则需手脚并用,脚踏弓干,臂拉腰拽,以全身之力上弦,如此一来,则弩的发射速度便要慢上许多,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速度慢无疑是致命的硬伤,可能上一息还在上弦,下一息则会饮恨沙场了。

不过,万事万物皆有两面性,有一利必有一弊,蹶张弩所发射的箭镞,威力极大。

由于发射时的弓弦动力强劲,弩箭的飞行速度则是数倍于强弓,所以当蹶张弩机发射时,箭镞刺破空气,弓弦回弹会发生剧烈的摩擦,发射时会有尖锐的呼啸声。

一般而言,步兵大多会装备蹶张弩,而骑兵会配备臂张弩。

这八百重甲兵所配备的黄沙弩正是八石的臂张弩,上一次弦至少需要二百多斤的臂力。

上弦时,弩手拉弦抵于望山,望山后移,牙正位后,牛复位。

牛上承牙力,下抵悬刀,这时弓弩就进入到了备发状态,弩机发射,其过程与上弦时正好相反,弩弓扳动悬刀,牛一松更下沉,牙没有了支持,倾力便会下沉,弓弦弹射箭镞飞离,这种精密的设计极大提高了投射可靠性,误发率大大降低,而且减少了发射时的震动,可以大幅提高射击的命中率。

听到备弩号令的重甲骑兵们,纷纷把手中的长矛挂到一侧的得胜钩上,取来盛箭的箭箙背在身上,再张弩搭箭,准备瞄准射击。

墨北风一看,气随念生,一道粗壮如龙的气机顿时翻涌如潮,双腿轻夹马腹,追风低嘶一声,四蹄狂奔猛然前突,趁着他们正手忙脚乱的时候,一人一槊一马挑飞了挡在前面道路上的一人一马,闯入到黑压压的重甲骑兵战阵中,

此时彻底放开奔涌如龙的气机,直刺横扫,墨北风如一头下山的猛虎般势不可当。

孔德容不由被惊得目瞪口呆,她万万没想到,眼前这位白衣少年,竟敢一人独闯八百重甲骑兵的战阵。

不但是她没想到,就是高高站在凌空虚渡松柏渡上的孔德方也没想到,刚才这少年一气杀了五十余铁骑,早已让他恨得咬牙切齿,他这才举剑示意妹妹,以她硬弩应对,不想孔德容刚一下令,那少年竟不知死活地闯了进来,他趴在栏杆上俯首下望,急得直跺脚,恨不能让这八百铁骑将那小子践踏为肉泥。

哲古达与狐鹿左台二人在远处瞧见,也不由为他捏了一把冷汗。

八百重甲铁骑局促在狭长的山道中,这一刻,被墨北风突然闯入,顿时乱做一锅粥,一杆丈二大槊瞬间气场全开,变得杀气腾腾,只见一黑一银两条小龙的身影在淡淡云雾间上下翻飞,嘴中还不时响起声声清越的龙吟声,杀气破重甲,山道间顿时血肉横飞,转瞬间,十余人便魂飞魄散,死无全尸。

孔德容见他如此骁勇,一时倒也不敢贸然上前了,不过,一双明眸早已充血,咬牙切齿道。

“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