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农夫犹饿死 138(1 / 1)

,不由轻轻摇头,一脸疑惑道。

“竹老伯,小子是钦天监的五官保章正,掌管维洛王朝各地的天文之变,吉凶之兆,但据我刚才的推算演练,归州近几年来,不但没有出现过严重的水灾旱情,反而一直是风调雨顺的太平年景,不知竹老伯为何要说遭了灾呢?”

竹鹤松倒也不脸红,仍是淡淡一笑。

“失敬失敬,都怪老夫老眼昏花,有眼不识金镶玉,不想小郎君年轻有为,倒是一位深藏不露的谶纬大家,但你只知水灾旱情,可曾推算出人间横祸来呢?”

巫鹊也不说话,又低头皱眉,嘴里念念有词,忙乎了差不多足有一炷香的工夫,额头上竟出了一层白毛汗,失望摇头道。

“小子才疏学浅,只能窥探到一星半点的天机玄理,至于人世间的祸心,包藏的实在是迷雾重重,密不透风吖,一时参悟不透。”

而墨北风却激起了好奇之心,问道。

“老伯,反正闲着也是无聊,不如说说到底是怎样的**,致使你们整个地方的人,都不得不背井离乡,出来逃荒要饭呢?”

竹鹤松深叹口气,这才悠悠说道。

“哎……老夫的家乡归州,本来是个山清水秀,富甲一方的好地方,可以插秧栽桑,还可以采茶换些零用钱,以前的日子过的还算凑合,但就在前几年,上任了位归州刺史郑守愚,听说为了买那个刺史,花了不少银两,急于捞钱填补亏空,刚上任没多久,便眼红百姓兜里的仨瓜俩枣,在通往外县的沿途层层设卡,派人收取各种巧立名目的赋税,致使商路不畅,百姓种的粮食卖不出去,养的蚕没人收,采的茶叶也都一文不值,这时,他们便低价收购,百姓往往辛辛苦苦一年下来,明明丰收了,却仍不得不得借贷度日,没几年的光景,好好的一个鱼米富饶之乡,竟败落得十室九空,大伙不得不出去逃荒要饭,你们说,这不是**是什么?”

巫鹊听后,则是一脸的愤慨,气愤道。

“你们可以告他啊,难道这天下就没有说理的地方了吗?”

竹鹤松呵呵一笑,无奈叹息道。

“公子还是太年轻啦,或许你对天上纷杂的日月星辰吉凶能够洞若观火,却看不透这人世间的诸多肮脏龌龊,官场中历来盘根错节,官官相护,要知道,这天下虽大,可哪里有升斗小民说理的地方,自古官字,一顶乌纱帽下两张口,他们正说正有理,反说反有理,老百姓哪里说得过他们吆!”

听到竹鹤松无奈的叹息,墨北风默然无语。

他不比巫鹊出生在官宦之家,从小便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不知这人间疾苦,他是兴安镇那个小地方出来的,自幼吃百家奶长大的,见识过农夫小贩们的辛苦,知道生活的艰辛困顿,也见识过那些贪官墨吏的贪婪与残暴,他们虽然衣冠楚楚,道貌岸然,却不能被称之为人,而是一群吃人血馒头的两脚兽。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