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一匹马的故事 103(1 / 2)

作为举世闻名的《捭阖策》,无疑是一部旷世奇书。

由《捭阖策》一书又衍生出了兵门、阴阳门、纵横门三大门派,作为谋略学的鸿篇巨著,鬼谷先生讲授了许多政治权谋术,包括取宠术、制君术、交友术和制人术等诸多不传之秘,故而又被后世无数的帝王将相所追捧,奉为千古罕有的《屠龙术》,鬼谷门下有孙武、商鞅、吕不韦、白起、苏秦和张仪诸人,他们运用鬼谷先生所授的兵法韬略和捭阖之策,在中原列国中出将入相,呼风唤雨,牵动着春秋战国乱世的政局。

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

今日一大早,据那个平日里大多只会夸夸其谈,而无多少真才实学的太子舍人宋安来报,持有《捭阖策》的墨北风托他向太子举荐,说那少年能帮太子殿下破局,助他登上大宝之位,这一消息无疑让高元师又惊又喜,那宋安虽说平日了有些言过其实,但他生性谨小慎微,断然不敢拿自己的身家性命来开玩笑,一炷香工夫的再三斟酌后,他终于做出了决断,他让许端己带上府里的骁骑,前来乘风客栈迎接墨北风先生,请他入府请教破局之策。

如今,《捭阖策》的重新现世,预示着这天下又将风起云涌,一位定鼎大势的雄才也将横空出世。

墨北风穿着一件朴素的青布长袍,缓步下了楼梯,来到客栈门口,对端坐在高头骏马上的许端己拱手作揖。

“在下是墨北风,不知将军如何称呼?”

许端己听他说自己是墨北风,忙翻身下马,拱手还礼。

“在下是东宫太子的伴读许端己,今奉太子殿下之命,前来恭请先生过府一叙,不知先生能否移尊驾前行?”

他身后的众侍卫见他这般,也都纷纷翻身下马,对着墨北风行礼,他们的这番举动,无疑震惊了围在四周看热闹的众人,在一旁低声议论这到底是谁家的公子哥吖,竟让太子殿下出动这么大的阵仗来请,估计来头不小,可看他样貌只是个十来岁的少年郎,还真应了自古英雄出少年那句老话了。

不过,千人千眼,看问题的角度自然千差万别。

在那些女子的眼中,自然是另一番光景,这少年郎虽说是个光头,难免有些美中不足,可架不住长得好生英俊,还有一副迷死无数怀春少女思春少妇的好皮囊,一时间,滚滚火辣的眼神雨点般落到了墨北风的身上,洛都女子大多性子泼辣,男女之事也喜欢直来直去,不喜欢那种拐弯抹角的偷偷摸摸,大多率性而为。

墨北风微微颔首,“有劳将军了。”

许端己躬身又施一礼,恭谨道:“请先生上马。”

这时,许端己身后有一名侍卫闪出,牵来了一匹通体漆黑如墨的北境大漠马,名曰追风,但见马首高峻,如剥兔头,精瘦的筋骨如刀锋一般棱角分明,一双漆亮如宝石的大眼更是炯炯有神,摄人心魄,尤为令人惊诧的是,在它的双目间偏偏又生出一簇鲜艳欲滴的红毛,疾驰飞奔时,宛如一簇燃烧的火苗,极其醒目,四蹄刚劲有力,便是再不识相的人,也一眼便知此马是匹不可多得的千里良驹。

不过,它却是一匹未经驯化的烈马。

太子在许端己临行前,特意嘱咐让他带上这匹烈马,如果那墨北风先生真的是一位不世出的奇才,自然能够制服这匹烈马,那这匹宝马就当做见面礼,送给那位墨北风先生,可是,倘若他连一匹马都驯服不了,又如何能帮我打败对手,谋取这维洛王朝的万里河山呢?后面的话太子没有尽言,不过,善于揣摩心思的许端己如何不明白太子殿下的心思呢,此等庸才自然是不必见面了,哪凉快哪呆着去。

墨北风微微一笑,面若三月春风。

睿智如他,如何能不明白这是太子殿下考验他的一个下马威呢,众目睽睽下,他淡然地从侍卫手里接过了缰绳,用手轻轻拍了拍追风的马首,没有去拿侍卫递过来的马鞭,而是轻灵一跃,稳稳地端坐在马鞍上,不说别的,光是这一招轻盈如大雁落平沙的俊逸身法,就为他赢得了无数路人的叫好喝彩声。

更有无数痴迷小娘子激动地热泪盈眶,纷纷往那里抛掷手绢、凤钗、香囊,甚至还有肚兜等物。

追风本是一匹性如烈火的草原野马,不知什么缘故,竟无端孤身一马闯入到茫茫戈壁滩,或许是又饥又渴的缘故,它又游荡到了瓜州的云门关,戍边的士卒久居北境,自然一眼就看出此马来历不凡,他们在武略骑尉西门信武的率领下,出动了百余名精于骑射的斥候,在付出被它踢伤了八匹马,伤了三个人的惨痛代价后,这才被英勇神武的西门信武骑尉用套马杆将他套住马首,又被它拖着跑出百余里地后,这才大汗淋漓的被众人擒获。

都说宝马配英雄,红粉赠佳人,可谁又会知道,宝马也如佳人一般命运多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