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入府问计 101(2 / 2)

不知为何,当他看到那些刀势与刀意时,体内的刀气翻涌如蛟龙过江,大有一发而不可收的迹象,墨北风没有去刻意束缚自己的意念,而是任由那刀意恣意激荡,因他明白天道,天道不可违,堵不如疏的道理。

都说文如其人,墨北风在看这本刀谱的时候,仿佛与写刀谱的老前辈在隔空对话。

第三招为开山式,气势雄浑磅礴,一刀落,大山破,墨北风额上的阴阳鱼图案旋转成一道幻影,室内金光闪烁,刀气纵横,第四式为辟水式,刀意如浩荡大江,不见长河滚滚来,一浪高过一浪,潮头越叠越高,一刀落下,刀意如银河落九天,汪洋辟阖,第五招为戏蝶式,这一招一改前面大开大合的阳刚招法,是一条绵里藏针的阴柔路数,蝴蝶戏于花枝,忽东忽西,忽上忽下,飘忽不定,令人眼花缭乱,一刀轻灵抹去,如女子飞针走线,百密中破其一疏,直指对方的要害。

轻轻合上刀谱,墨北风用心揣摩刀意。

他不贪,饭要一口一口吃,贪多嚼不烂,只有细嚼慢咽才会尽得个中三味,用心去体会,悟到其中的精髓,才能举一反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果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等到真正临敌时不会随机应变,那样的生硬招式,学来又有何用?

悟,身心合一才为悟。

正在这时,外面街道上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隆隆的马蹄踩得大地震颤,连客栈的桌椅都有些微微晃动,墨北风起身来到窗前,见街道上尘土飞扬,二三十匹铁骑疾驰而至,可令人奇怪的是他们竟停在了乘风客栈的门口,为首的那人佩腰刀,穿着一身清亮的轻甲,骑在高头大马上显得俊逸非凡,惹得无数小娘对他狂抛媚眼,只希望他能在人群里多看自己一眼。

墨北风站在窗边下望,看那人的模样竟有几分眼熟,却一时想不起,低头沉思了片刻,猛地记起去年在流花巷等老爹的时候,曾在月下见过此人一面,不过由于那晚等得时间有些久,又着急回家,也就没有特别留意此人。

事后,张元祝与他说起那晚的事来,他知道那人叫许端己,如此看来,他们应该是太子府里的人。

这时,墨北风自然想到了宋安,估计是他把自己的事跟太子说了,当太子听到居然有人能帮他破局时,自然会喜出望外,派人来此请他入府问计。

……

那晚,墨北风与五月回到宋安的小院,看到有些尴尬的宋安,看在五月和她娘的面子上,也没过多计较,仍是不咸不淡地打了声招呼。

宋安有些自我开脱道:“你看看你这孩子,现在都多大了,性子咋还这么毛躁呢,叔也没说不帮你啊,只是这事干系重大,话又说回来,既然要帮,那就得帮你把这事给促成了不是,不然,你让宋叔这老脸往哪搁?”

“宋叔教训的是,都是侄儿鲁莽了。”

“你刚才说你有法子让太子对我另眼相看,还会让我从此飞黄腾达,宋叔和你爹相交多年,你爹娘又摊上这么大的事,之前是不知道,现在既然知道了,总得出手帮一把不是,倒不是冲着你说得腾达不腾达的,不过,事先你得先说说到底是啥法子,叔这心里也好有个底,看看你这法子到底行不行。”宋安一脸的关切。

墨北风沉吟片刻,缓缓道:“宋叔,按理说我做晚辈的有些话不该说,但事已至此,有些话深了浅了的你别放在心上。”

宋安默然,不置可否。

“太子为何会千里迢迢地派人到小镇上去请你和我爹出来做事,还不是因为他现在处于困境之中,需要有人帮他谋划做事,而做下属的如果不能揣测上司的意图,只想着自己如何的高官厚禄,升官发财,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落得个你今日的局面。”

宋安面沉如水,他没想到自己眼中的毛孩子,眼光竟是如此犀利,说出这般振聋发聩的一番话来。

墨北风不看宋安难看至极的脸色,接着侃侃而谈,“当今的皇上已七十多岁了,在位已四十余年,自然,当今太子也做了四十多年的太子了,如今皇上又龙体欠安,如果你是太子,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

宋安一听这话,如大梦初醒,恨不得抽自己两嘴巴子。

自己一门心思地只想着往上爬,私下里又常常埋怨太子有眼不识人,觉得自己明珠蒙尘,遇人不淑,像个怨妇似的怨天尤人,殊不知,正是自以为得计的小算计,小聪明,自己把自己给误了,没有为太子着想,自然不被赏识,如今想来,完全是自己咎由自取,不过,今日却被一个孩子给点破,简直是令人无地自容呐。

老话说,行下春风下秋雨,连老农都明白的道理,自己愣是不解,这书都读狗肚子里去了。

“我知道宋叔是个明白人,其中的利害不用细说,小侄不才,倒是有一法子可帮太子破局,侄儿别无他求,只求他放了我的爹娘,而太子一旦登上大位,自然不会忘了宋叔的鼎力相助,到那时,侄儿也有一份心意孝敬,你岂不是飞黄腾达了么?”墨北风颇有深意的看向宋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