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离别与重逢 45(2 / 2)

便是一渡禅师身负如此高深修为,多少次孤立无援,身陷绝境,何曾见他皱过一次眉头,多少次九死一生,面对千军万马,何曾见他后退过一步,多少次下龙潭入虎穴,曾经无数次的遍体鳞伤,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何曾见他有一丝畏惧颤抖。

然而这一刻,一渡禅师老泪纵横。

……

男儿有泪不轻弹,落泪如何不丈夫。

如今看到虎头安然无恙,一渡禅师一直悬着的心总算踏实了,师徒二人携手回到茅屋,促膝长谈,那一晚,茅屋青灯彻夜未熄,一老一少两个和尚,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一直喝得酩酊大醉。

……

尽管有千般难舍,万般难离,虎头仍得回家,再有三天就是除夕了。

虎头二次下山,当他走到上次遭遇卧虎司暗探装扮成劫匪的地方时,不禁生出无限感叹,看了一眼当初打斗过的地方,那片曾经沟壑纵横的沟沟坎坎早已被风雪掩埋,如今,早已看不到半点当初的惨烈,大地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一路无话,虎头背着背篓爬上了青石岗,遥遥望见了那座熟悉的小镇。

常言道近乡情怯,虎头离家不过才四个来月,更多的是对家人的思念,与山中的古庙相比,他对兴安镇感觉更亲近些,毕竟自己从小生于斯,长于斯,这里有自己的爹娘,亲朋好友,那里的一草一木,都会勾起许多儿时的乐趣。

当他踏上通往镇口的那条土路时,那个魂牵梦绕的身影映入眼帘。

虽然虎头与囡囡都已十岁了,但阿茨时至今日仍不满三十岁,眉目如画,身姿凹凸有致,若不是牵手孩子上街,那些不熟识的人,多半会以为她是谁家待字闺阁的黄花大闺女呢。

此时静静站在路口,虽只是身着寻常的粗布荆钗,依然难掩姿容清丽,风姿绰约。

从天色乌蒙蒙尚未完全放亮直到现在,阿茨站在这路口已一个多时辰了,正犹豫着要是再等不到,自己就上一趟山,哪怕虎头不能回来过年,亲眼见一见也好,也好让自己放心不是,因为那天那个噩梦至今都让她心惊肉跳,甚至不敢闭眼再去回想一下。

五百来步的距离,虎头背着那个大大的背篓竟用了不到十息的工夫,就来到了阿茨跟前,以至于她都没完全看清,就被紧紧抱住了。

“娘!”

听到这声期盼已久而又熟悉的叫声,阿茨的心瞬间就化了,紧紧搂住如今已长高到自己肩膀的虎头,喜极而泣。

过了许久,阿茨才缓缓松开,拉着他的小手打量了起来。

虽然离家才短短四个来月,但如今的虎头比当初离家时足足长高了一头,按理说山上庙里清汤寡水的,能有什么好吃的,自己还担心他在庙里的日子过得清苦,如今看来,自己这当娘的简直是瞎の操の心,有些想多了。

正是儿行千里母担忧,总是当娘的牵挂儿子多些。

阿茨刮了下虎头的小鼻头,替他抹去腮边的两行清泪,喜极而泣道:“俺虎头如今还真是长大了,个子也长高不少,估计在山上也学了不少本事吧,这样的话,娘也放心了。”

虎头拉着阿茨的手道:“娘,这么冷的天你出来干嘛,看手都冻得冰凉,快放我怀里,我帮你捂捂。”

说着,就把阿茨的手往自己怀里送。

阿茨一缩手,“不用,娘的手不冷,可不敢冰坏了肚子,走,咱回家去,你爹和囡囡那两个懒蛋估计这会儿还赖被窝呢。”

“这儿风大,以后可别站到风口等我了,放心,虎头如今大了,没什么可担心的。”

“恩”阿茨点头道:“好,娘答应你,哦,你师父咋不和你一起来家过年呢,一个人在山里孤零零的,这年可咋过吖!”

虎头不想让她担心,应付道:“往后再过年的时候,我叫他一起来家来过,是我忘了。”

……

张元祝与囡囡并没有像阿茨说的那样,在家赖被窝,而是在她出门不久后也都起来了,他们虽然嘴上没说什么,其实心思也如阿茨一般,只是不想火上浇油罢了。

等他们到家的时候,囡囡已经做好了早饭,张元祝也生起了火炉,屋里暖烘烘的。

还没来得及打招呼,囡囡早就忘了不再搭理虎头那茬了,看到虎头背着的背篓里装满了东西,上前就问道:“虎头,给姐带啥好东西了?早饭可是我做的,要是没礼物,哼哼……你就到院子里喝西北风吧,没你的份。”

阿茨回头瞪了她一眼,囡囡扮了个鬼脸,她知道娘高兴,不会跟她计较的。

虎头故意摸了摸小光头,一脸沮丧道:“那可坏了,光想着给爹娘带东西了,还真把你这茬给忘了,糟糕!”

“真的?”囡囡信以为真,“哼……人家不理你了!”

虎头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