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源很多(2 / 2)

追赶它的人从此生病了,并且一病不起。

追赶它的人总是在梦中说着同样的话,醒来自己也不知道说些什么。

追赶它的人走路的样子变成了鸡。

追赶它的人从身体到灵魂都变成了一只鸡。

48

那只鸡逃过了一时,能够逃得了一世么。

美国自白派的几位大师,都统统选择了追求这种艺术,并且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他们的诗歌颠覆了传统,他们的人生充满了传奇。但是,这难道真的值得效仿么?

当然,诗人的自杀似乎更值得所有人的关注,很多优秀的诗人,走上了这条不归路。他们用死亡诠释了自己的存在,燃亮了自己。

尽管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自古就是一种佳话,但如果能够活下去,不是更有价值么。死亡将一切终结,并且对于或着的人也是一种打击和煎熬。慎之!慎之!

49

有一种人,她对于自己的评价永远是最好的。

她的心中充满了怨恨,无边无际的怨恨,这怨恨却只是针对别人。。

从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起,心中的怨恨便油然而生。没有人能够阻挡,没有人能够平息。

她始终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那么尽善尽美,而他人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乌七八糟、不可理喻。她总是瞪着怀疑的眼光看着一切,时时刻刻准备出击。

她对自己总是十分满意的,即便做错了什么,也是自言自语道,怎么会这样呢。随即便抖擞精神,顺便再将过失往别人身上推,实在,没有理由推的话,便淡然一笑。

她的生活中充满了责备,但从来不会自责。周围所有的人都是她攻击的对象,好像所有人都亏欠她似的。她能够做到的一切,总是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她不能做到的事情,让别人来帮忙,她总是觉得别人是应该的,如果做不好,还会受到她的讽刺挖苦。

她觉得自己有权享有世间的一切,也应该享受世间的一切。她的心中没有权威,对于任何人,她都不会由衷地赞赏和敬佩。无论是政界的名人还是科学家文艺明星体育明星,她总能轻而易举地找到他们的缺点,并且进行大肆攻击。贬抑他人是她唯一的乐趣,对别人大呼小叫,也成了日常的习惯。

她的心中没有感恩,她从来就不会感恩。她总是居高临下地看着一切。她对别人的要求极其苛刻,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总是要求他第一时间到场。

她的心中除了怨恨还是怨恨,但怨恨只是针对别人,自己却是不会伤到一分一毫。

她总是有滋有味地活着,心底里堆满了快意的笑容。

这种人,似乎愈来愈多,几乎蔓延了整个世界。

50

他的冷漠他的冷。他的冷漠他的冷。他的冷漠他的冷。

他仿佛不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周围的一切也似乎与他无关。他除了关心自己的身体和一日三餐外,几乎不关心任何人。甚至身边的亲友,都在他的关注之外。

家是一个歇脚的地方,是一个养育生命的地方,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地方。除此之外,似乎没有太多的用处。他来到家里,脸上挂满微笑的,但瞬间便消失了。他不在乎这里的一切,似乎随时准备离去,随时准备抛弃。

他的世界只是两部分,自己和自己之外。

单位、学校、社会、民族,甚至国家,甚至整个世界,都在他的考虑之外。地球变暖,环境恶化,战乱动荡灾害等,统统与自己无关。他始终用漠然的目光看着这个世界。

他有时候也会幸灾乐祸。特别是周围熟悉的人,遭遇了磨难和困苦,他似乎会非常开心。看着周围人身处危难之中,他的心中一阵阵快慰。

世界与我何干,地球与我何干,宇宙与我何干。

他一个真正的朋友也没有,因为没有人能够靠近他,更没有人能够走进他的世界。他毫不在乎,甚至有些得意。

对于工作,他也缺乏必要的热情,他只是按部就班地做着一切。他的生活总是波澜不惊,从没有大起大落。更谈不是激情与梦想。

他生病的时候,其实也是希望有人来探望和抚慰,因为世界的温情泛滥,也总是有些人会主动去承担这一切。但他从来不会表示感激,也不会表示回报,他觉得别人所做的一切都是自觉自愿的,也是理所应当的。

面对死亡,他倒是能够想得开。他看淡了生死,因为,他本来就不曾真正地活过。他是真正意义上的行尸走肉。

他仿佛茅坑里的一块石头,又臭又硬,让人避而远之,不愿多看一眼。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