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六月高考19(2 / 2)

弄得周逸都蠢蠢欲动,为啥没有人找他开培训班呢?

哦,自己也没上过培训班,真的去教估计会误人子弟,那就没事了。

人家卢若溪是有童子功傍身,又历经艺考磨炼,去教师弟师妹至少不会掉链子。就算当面讲一讲艺考时在中戏和国戏的亲身经历,就值回他们交的学费了。

周逸呢?

自然也早有安排。

第一是学车考驾照,他早就看着家里那台朗逸手痒痒。

科目一可以在县里考,科目二、科目三考试都要去市里考场进行,加上驾考报名人数众多,他估计得40天左右才能拿到驾照。当然,这建立在考试没挂科的基础上,不然时间就要延长了。

第二是学吉他。

作为《生如夏花》的拥趸,他羡慕朴师傅弹着吉他在舞台上纵情高歌的样子,因此也想有样学样练一把。好吧,其实他是想开学后能在白月光沈艺瑾面前秀上一把耍帅才要学,在心爱的女生面前自弹自唱《生如夏花》是他期盼已久的梦幻场面。

学吉他的话,一月学会,三月入门。

这是周逸的目标,他只求能有模有样弹出《生如夏花》的节奏就好。3个月苦练一曲,希望能顺利。

通过高中的音乐老师推荐,他报了一位广艺大二在读音乐生在永山开设的吉他培训班,小班教学32节课1800元钱,为期24天。不过开班时间得到7月初,因为那时候中小学才放假。

报考驾校还托了关系才能即刻入学,谁让现在开车已成为年轻人必备的技能,再加上小车开始在中国家庭普及,10万出头的小车咬咬牙举全家之力还是买得起,所以学车的人逐年增加。

周逸发现,在永山办点啥事,都习惯找人找关系,难怪家乡人情味浓。这也没办法,被群山环绕的永山县,交通闭塞,只有一条二级柏油公路通向外面世界,整个县城的人都知根知底,一攀谈都能扯上亲朋关系,熟人社会讲究人情世故是正常现象。

在去驾校报道之前,他将家里朗逸的厚厚的几百页说明书对着全车比照通读了一遍,并且还亲自上手将车的方向盘、座椅、车灯等常用按键都试了一遍,大有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把式。

科目一在网上下载驾考宝典刷题,对周逸这样的高三学生来说,简直不要太过简单,考试就是一次过。

学过驾照的老司机都知道,驾校老师可是骂人不带停的,明明那么简单的事情为啥你们新手咋都教不会呢,笨手笨脚。阴阳怪气算偏轻,问候父母一家人是常事,甚至严重还有上手直接打的,真是花钱去挨骂找罪受,却又不得不去。

但对周逸,驾校老师就客气多了,一是有人打过招呼要求其客气一些,二是这小子学得太快了,不是老师拦着估计科目二敢开出科目三的架势。最后,周逸还充当起“准教练”的职责,老师把钥匙一丢,然后就让他给其他学员上课,主要是讲解倒库、侧方停车、半坡起步等的原理知识。

驾校老师相对文化程度不高,教授学员内容基本都是“到了这看准点位,开始打方向盘两圈”、“方向盘左打三圈,然后看后视镜,看到跟路沿交汇就往反方向打”……

完全就是简单粗暴为了应付考试而拆解动作,这让刚接触汽车的新学员顶着一头雾水死记点位,机械照搬动作。

而周逸则拿着一辆玩具车在地上画图讲解大家操作时汽车的整体表现,然后再结合自己的实践将老师给出的点位操作分析告诉给其他人,让大家知道为啥要这样做后才开始上车操练。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学员之间七嘴八舌互相交流,这比驾校老师又吼又骂要进步快多了。

“果然读书多还是有用!”

驾校老师看着这一幕,又想到自己之前经常嘲讽来学车的大学生啥都不懂,白读了那么多年书的经历,忍不住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驱车三小时到市里考科目二,周逸等来自永山的学员得提前一天赶过去住宿,然后在第二天8点准时出现在考场应试。

他发现驾考还跟高考有点类似,那就是不少工作多年的学员在考科目二前犹如进高考考场前紧张。科目二难度不大,就是考察学员的心理素质是否稳定,毕竟有2次考试机会。

现场还真看见一位女学员晕过去的场面,据说她这已经是第5次没考过了。

此次市里考科目二,周逸这一组学员全部通过,这让教练笑裂了嘴巴,要知道他的奖金可是跟通过率挂钩。上一次他的学员100%过关还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正当周逸准备乘胜追击学科目三时,高考成绩终于可以上网查分了,围绕他的高考志愿问题反倒引发了一场小风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