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填报志愿20(1 / 2)

“老妈护卫队”群中,周逸和潘柠是22日可以查询成绩,而位于齐鲁大地的两位京剧生是24日,最后收尾是26号在魔都的潘柠。

“本科第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理工类520分,文史类550分……各批次文化分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分别为:普通本科艺术理类265分、艺术文类301分……”

6月22日星期天上午10点,省招生考试院公布了一本分数线和艺术类投档线,同时宣布考生可以登陆网站查询自己的高考成绩。

周逸坐在电脑前点击鼠标刷新网页,父母两人则紧张地站在后面等候最终的结果出炉。

“唰——”

不出意外,人数太多,网页又404了。

他倒是一脸平静,因为估分的话成绩在600分以上,进中戏肯定是毫无悬念了。

“咦——出来了。”

还是老妈王慧眼尖,率先看到了网页加载的内容。

“660!660!——

呜呜——儿子你真的好棒,考得太好了。”

久经阵仗的老妈竟然忍不住热泪盈眶,这个分数依照去年的标准真的可以冲击清华北大了。

“厉害啊,厉害!”

老爸周竖德拍着儿子的肩膀感叹。

很快,高中班主任也打电话过来,看来守在学校的老师们也得到了好消息,同时他们还拿到更为详细的信息。

周逸的660分,和其他4人并列14名,排在他们这5人前面的文科生一共有13人,全省文科状元是672分。另外,市文科状元就比他高1分,是一位在市重点高中就读的女生,考了661分。

文科一批次的话,清华招2人,北大招14人,全省文科生共有16个名额可以上清华北大。

而周逸处于18个人之内,正好卡在边缘线之中。

金字塔尖的学霸们同样面临着激烈竞争,1分之差就是数个身位的区别,并且还是天堂地狱的分割线。

飞升清华北大,和落榜到其他高校,这其中滋味可真是难以言表。

尽管父母和老师们都知晓了周逸报考了中戏表演专业,并且取得了三校第一的佳绩,但现在有清华北大在招生,他们真的心动了。

要知道永山县上一次有人上清北还是19年之前,今年如果能录取的话估计全县都要沸腾了。

在永山人民心中,清华北大永远要比中戏要更高一头。

“儿子,要不我们考虑一下北大呗?”

王慧尝试着劝说周逸更改高考志愿。

身为高分学霸,自然会有特殊待遇。而且北大方面也听说了周逸这个“艺考之神”三校第一的称号,欣然表示欢迎他报考,当然专业方面可能没那么热门,像哲学、社会学专业的话保证录取。

6月28日开始填报普通高校第一批次报考志愿,而提前批次志愿从即日起到28日之前。艺术类院校属于提前批次录取,填报中戏志愿的话要在28日之前决定,而北大则在28日之后开始填报。

中戏方面也得知了周逸高考成绩突出的消息,同样招生老师打来电话,热情欢迎他前往中戏就读,并且说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年年都有,但像他这样三校专业第一的学生却是有史以来第一个,至少也是十年一遇级别。如果他浪费了自己的表演天赋,真是一大损失。

就连北电和上戏的招生老师也打来电话,热情欢迎他前去就读。更多的言下之意是让其走艺术路线,真不要浪费了三校第一的发展潜力。

北大那边后来还给出了更大诚意,说给他争取了一个机动专业名额,挂在中文系旗下的“应用语言学”。这是一个计算机科学和语言学交叉的专业,主要学习中文信息处理,文理兼修,侧重培养开发传输、检索等计算机语言处理,研发智能理解与人机对话的复合型人才。

周逸父母上网一查,发现这个专业可谓是冷门之中的冷门,国内仅北大一所重点大学开设有该专业,比考古还要冷门,每年毕业人数不超过一巴掌。

该专业号称天坑之一,每年都有一半该专业学生受不了而转专业,毕竟要求中文系的学生不光要学习古代汉语,吟诗词文赋,学习语言学理论研究语法,品经史子集,还要学高数线代,设计代码程序,研究算法结构。

周逸对此却非常感兴趣,这可是真正的“文理兼修”,听上去就觉得非常酷。

如果不是为了心中白月光执念,他说不定真的会去北大就读此专业了。

现在的话,中戏已经是他不二之选,就算北大也得让路靠边站。

周逸坚持第一志愿填报中戏,父母也没有办法,他们只能安慰自己说就当儿子高考成绩没那么好,就让他去中戏就读吧。毕竟前两年时间,整个家庭都在跟中戏较劲,儿子大了有主见真是挡也挡不住。

当周逸的高考统考成绩往群里一发,真的将整个群都给干沉默了。

原本大家还在兴高采烈交流讨论韩流明星,尤其是EXO-M的队长吴一凡铁了心跟公司解约回中国发展给其他队友带来的后续影响,一看到周逸的成绩截图都说不出话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