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白洋湖仗义救人(1 / 2)

安庆府位于皖省西南部,长江下游上段北岸,长江穿境而过。发源于岳西县境黄梅尖南麓的皖河在此汇入长江,皖河冲击形成的白洋湖,位于怀宁县三桥镇和小市镇交界处,流域面积156平方公里,汇集三桥、黄墩、小市、三祝、枫林等乡和潜山县叶家店之水,出解放闸入长江,也是著名的江南鱼米之乡。

白羊湖畔的三桥镇地处怀宁腹地,历史悠久,素有“怀宁重镇,水埠三桥头”之说,是宿松、太湖、潜山、岳西、石牌等县通往安庆市的要冲,也是皖西南通江入海的交通要地。怀宁县在三桥镇设有巡检司,负责管理白洋湖周边水域治安和水运。嘉庆二十一年腊月十四日,一个风雪飘飞的晚上,伴随着一生响亮的婴儿啼哭,三桥巡检司署内降生了一名男孩,酷爱《水浒传》的父亲彭鸣九按卢俊义的绰号给他取名叫玉麒麟——彭玉麟。

彭鸣九,是湖南衡州府县人,参加过镇压白莲教暴乱,因功升为把总,后被为任为合肥梁园镇巡检,后迁三桥巡检,因性情耿直,不会奉承上官,在巡检这个九品武官上任职多年不得升迁。但他办事认真,爱护士兵,关心民情,很受当地百姓的爱戴。巡检在外人看来是个官,其实也就是小村官,相当于派出所所长,县衙里每天一堆公事压下来,治安巡逻、侦查审案、征税、护航、抓人、化解纠纷等,什么都要管,什么也管不了,屁大的事也要向县报告,身不由己。彭鸣九平日忙于公事,疏于对孩子管教,不听话就是一顿拳脚,所以小玉麟在父亲的“培养”下,皮糙肉厚,身板抗揍;和小朋友打架也是不输于人的。

小玉麟到了八岁在才上学,他上私塾的地方在白洋湖边白洋庄,离家有四里路,每天自己走路去,他母亲王氏是白洋庄人,这条路倒也去过几十遭。早上天微微亮就被母亲赶起床去私塾,中午他就在外婆家吃中饭。玉麟的外婆是个很和蔼的老人,虽是庄稼人也缠了一双小脚,在家里养了几只鸭,每天一早去鸭棚里掏了鸭蛋,中午就给玉麟煎鸭蛋吃,把玉麟疼得比亲孙子还亲。玉麟跟外婆感情很好,到离家门口十几米就喊外婆了,孩子响亮的叫声,让外婆甜到心里去了。

有一天,玉麟因背不出《三字经》被先生留了下来,直到天黑才回家他肚子饿了,急急往家赶,当走到湖边一棵柳树下突然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摔了一跤。他原本以为是根木头,却听到微弱的呻吟声,原来是个人,只见一个纤瘦的女孩,深秋季还穿着个单衣、破破烂烂,满脸污泥,头发蓬乱,看不清多大年纪。玉麟着实被吓了一跳,不知这人怎么在这里,天黑了,自己再不快点回去,迎接自己的将是母亲的扫帚和父亲的棍子。看着这个人一动不动,该不会被自己踢了一脚死了吧!

“喂,你快醒醒!”

“…………”

“别在这里睡,会被冻着的!”

女孩一声不吭,许久才发出一声,“……哟……”

玉麟吓坏了,不知道怎么办,想赶紧回家,可又不忍心看着这个可怜的女孩不管。他使出全身的力气,把女孩抱起来往外婆家走去。一会满头大汗,好不容易看见外婆家的墙角了。

“外婆,外婆,快来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