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酸菜好不好,各地有各地的说法51(2 / 2)

“理论上说,冬储大白菜做酸菜没有新鲜大白菜好,不过我这个放的时间不长,挑选部分剔除外皮后问题应该不大”

说着他将选好的白菜装进桶里,然后搬到厨房。

其实大白菜品种的选择也会影响到酸菜的口感,只不过他这一批都是一个品种,想挑也没得挑,就跳过了。

“东三州的酸菜,根据最后成品的口感,大致分为“生激”和“熟激”,简单点说,就是过不过热水的区别”

““生激”口感偏脆,“熟激”口感更软一些,我这个大部分是用来炒肉和包饺子的,所以我个人喜欢软一点的口感”

接着陆源先将大白菜都洗了一遍,再用刀将白菜前面的“菜帮子”一一去掉,然后从中间切开一分为二,然后就将白菜放到热锅里滚水。

“一般一颗滚30-40秒,两边过水,保证这个大白菜最后呈现翠绿色,接着就用水冷却”

陆源说着却没有去接水。

“我这边虽然出太阳了,但是气温低,所以自然冷却也没关系,不过我得把里面多余的水尽量沥干”

重复以上操作,陆源很快获得了一排摆放整齐的大白菜。

在将菜都处理完后,陆源从调料堆里拿出一袋粗盐。

“这个腌制大白菜,最好不要用家庭常用的食用盐,而是选择这种粗盐”

“一是粗盐渗透力慢,二是如果用“家庭食盐”很容易就腌咸了,有些甚至会发苦”

“接着我们将处理好的白菜,叠进缸里,最好是铺完一层后没多少空隙,接着按1公斤菜10克粗盐的比例往里放,每层都撒一点”

“再说一遍:粗盐,是粗盐!”

陆源指着缸强调了好几遍。

接着他快速叠加,接着加盐,一直循环很快白菜就溢出了缸口,从直播的视角看去,是满满当当叠了个白菜小山出来。

“叠好后,把盐放完,接着不加水,然后直接一石头放上去”

陆源说着把鹅卵石搬到了白菜上,接着他指了指缸的方向。

“这里有一个区别,就是盖不盖膜”

“有些人是认为白菜和鹅卵石之间覆盖一层膜,会比较干净,老传统的做法却是以后续的“白醭(bu)”为判断标准”

“我们这边做的不多,而且我也想到时候给大家分享看看“白醭(bu)”的样子,所以我就不盖膜了”

陆源说着在灶台边给酸菜缸腾了个位置,酸菜的发酵最好在8-15度的环境里面,所以他这个位置找的离灶台稍远了些,以防天天做饭影响环境。

“接着就得过几天看了”他说着将缸弄好后,拍了拍手。

【学废了,我这就去买缸!】

【一看就会,一学就废,就问下没有缸,用塑料桶能不能泡啊!】

【塑料桶也可以的,我做过,不过那个味大,你要是放宿舍...到时候别说是我教的】

【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吗,家里只有玻璃罐子】

...

“额,简化版也有,口味可能不太正”

陆源思考了一下,指了指缸。

“你们在家做,用玻璃瓶把清理好的白菜切丝,然后一层一层放盐,接着密封,这样过20多天也能得到一份酸菜”

不过如果要更简单一点的话...陆源沉思片刻。

“有兴趣了解一下“跳水泡菜”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