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青龙帝国四大臣 159(2 / 2)

曾大臣的日记写是写了,反省也反省了,但是反省完,该做什么做什么,给家人写的信还希望能捞到一个有钱途的好差事。

曾大臣有两本有名的书,冰鉴和挺经,但这两个都不是曾大臣写的,无非是其他人借着曾大臣名头卖钱,而他的人生,也挺对不起这两本书的,这两本书要求的他一个没做到。

“正经人谁写日记啊,你写日记吗?”

“我不写日记,你写日记吗?”

“我也不写日记,谁能把心里话写日记里。”

“写出来的那能叫心里话。”

“下贱。”x2

当然,说完曾大臣的缺点,也该说说功绩曾大臣作为四大臣之首,也有其独到之处。

创立了南方军,这支军队为日后做出了太多贡献,作为奠定南方军事的奠基人,曾大臣居功甚伟。

洋务运动发起人之一。

总而言之,曾大臣作为四大臣之首,是配得上这个位置的,但是圣人,莫谈,莫谈……

李大臣,曾大臣的学生,他是青龙帝国最后的裱糊匠,鞠躬尽瘁,死后只留下四千万两白银。

他被称为青龙帝国的背锅侠,有个外号,东方铁血宰相。

他,为太后修园子做出了卓绝贡献。

太后对李大臣的盖棺定论是“匡济艰难,辑和中外,老成谋国,具有深衷。”

他,被未来网友称为,爱国,懂历史,喜欢李大臣,这三项只能做到两项。

李大臣,据说军事能跟左大臣和曾大臣比较,但是具体怎么操作,那就是花大钱雇佣洋人打仗。

李大臣在剿灭天国运动期间,雇佣了一支洋人武装,仅仅四年时间,花掉了三百多万两白银,这个价钱比海军那两艘主力舰还要贵一些。

他雇佣的这支洋人雇佣军,每到一座城市皆是大肆杀戮抢劫,三日不封刀,甚至有一次直接杀了数万人,洋人雇佣兵都差点看不下去,想把李大臣干掉。

后来李大臣在洋务运动中主导了不少项目,但自己在其中大肆捞钱,他完全不懂技术,搞技术的活全用洋人,而且不管技术如何,首要是听话,浪费了不少钱还没出成绩。

李大臣工厂制作的大炮在试射的时候直接爆炸,炸死了不少自己人。

李大臣其他工厂机器质量也差不多,制作机器是次要任务,把钱泡干净,才是首要任务。

李大臣开办的造船厂,开了几十年,不仅不能造船,还不能修船,但其中烧的资金,全都不翼而飞。

如果仅仅自己捞钱也就算了,为了不让其他人抢夺他的市场,他还严厉打击其他工商企业。

李大臣创建了招商局,这是一个政府督办的部门,但是在创办招商局的期间,他对洋人大肆妥协,导致招商局根本没有发挥他的作用,当然,李大臣跟洋人合作赚的盆满钵满。

在前面甲午战争的时候也说了,青龙帝国海军失败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因为劣质煤炭让敌人先发现了,不巧,供给海军的煤炭正是李大臣的企业。

洋务运动的失败,仿佛也不意外。

(如此的事情还有太多,我便不一一细数,你们有时间可以自己搜索,总之,挺恶搞。)

在外交上,李大臣被倭国称赞,是东方铁血宰相,嘶,敌人的称赞真的很好,完全证明了敌人真的喜欢你啊!

如果铁血宰相听到这句话,恐怕能够气活,这一味妥协的货啥时候跟我有半毛钱关系。

在李大臣主导的外交中,让渡了太多青龙帝国的利益,这些利益也有一部分跑到李大臣自己腰包里面。

在青龙帝国海军打甲午海战之前,船长请求拨款60万两白银,李大臣直言无钱,但事后又承认,账户中其实还有260万两白银。

之前说的李大臣死后留下来四千万两白银还没有算上他手下的企业,如果算上,他当得上青龙帝国首富的称号。

张大臣,他人生最大的成就同样是洋务运动,真要说起来,四大名臣全部搞过洋务运动,但只有李大臣和张大臣搞的最大,其他俩不怎么靠洋务运动成名。

和李大臣不同,张大臣是真的懂技术,不是砸钱的那个懂技术。

张大臣和李大臣在朝堂上同样不对付,但他没有左大臣根基厚,几乎全程被李大臣压着。

张大臣是个清流官,打仗比不上左大臣和曾大臣,但在任职期间受命总督与安姆帝国交战,临危受命,张大臣也没法拒绝,只能在青龙帝国南方与反动势力合作,成功打败了一次安姆帝国。

这也是青龙帝国在违禁品战争后对外战争唯一胜利,这事说来也真可笑,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