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 第08章 艾炷灸疮 13(1 / 2)

七月入伏以来,天气闷热而潮湿,厨房暖气、自来水管,挂满大粒大粒水珠。

远处传来低沉隆隆声,天空偶尔出现一道道闪电,预示着一场夏季暴风雨即将来临。

手机上天气预报小雨,但下一场毫无预见大暴雨,也是可能的。

北方夏季太阳直射,空气和地面均被加热,而到午后,太阳直射减弱,地面温度下降很快,造成空气温度由下到上的升降,地面导热快,空气导热慢。于是在近地面形成冷锋,将高空的空气抬升,冷湿热空气对流,就会产生暴雨。

入伏以来,天气晴朗、气温持续升高、造成气压低,这种情形给大暴雨创造了极佳条件。

这场暴雨自东向西,也许来自北太平洋鞑靼海峡的上空,也许来自鄂霍次克海、也许来自日本海上空的冷气团进入,再和来自小兴安岭的暖湿气团相遇形成锋面雨,从而产生短时间暴雨,这场暴雨下在三江平原大地上。

浓厚的黑云从远处奔来,沉闷的雷声,仿佛是个大铁球,贴在地面上隆隆滚过。

七妹和柳青泥同时心想,我们来的真及时,避免路上遇见大雨,现在能在屋里吃着饭菜,喝着啤酒,真是幸福。

一场罕见特大暴雨,如约而至。

倾盆大雨说来就来,噼里啪啦敲打着房顶上的彩钢瓦,弹奏着交响乐,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

小江屯吃饭不止这几人,碧波潭周边,有不少开车来此钓鱼爱好者,也有来这里野游消遣,家庭聚餐,点几盘农家菜,过一个惬意周末,彼此的朋友、同学和家人。

白墙红瓦四间主房的西侧,有一溜简易板房,这七八间板房就是对外营业餐厅,也是临时休息地方,锅、碗、瓢、盆、桌、椅、板凳一应俱全。

板房外有一口铁井用来取生活用水,水笼头下接水的是维大罗(俄罗斯语,系一种东北常见上面开口大,下面略小的白铁皮水桶)。

这个渔点,尽管只有几户人家,却被钓鱼爱好者亲切称作“小江屯”。

渔民蒋老伯、雷大胆此时正在大院偏房忙着做饭、炒菜,招待那些钓鱼爱好者。

得莫利炖鱼是道美食,通常是用一条鲤鱼,有时也用胖头鱼做。

配料:大豆腐1块,宽粉条3~4两,白菜3两,香菜小把。

调料:干辣椒,葱,姜,料酒,酱油,花椒,盐,味精少许。

将鱼收拾好,在鱼身上的两面切上十字形花刀,启锅烧油略煎一下取出。

发好的粉条切成15公分长,葱、姜切丝,干辣椒切成一公分,香菜切3公分。

将豆油烧热后,油温控制在360度至400度为宜,油温不宜过高,油温过高,会使豆油味道变质。

花椒、葱、姜下锅暴出香味,再放入干辣椒,添入鲜汤,没过鱼,料酒、盐、北大荒牌酱油,有时也放入北大岭牌大酱,用小火炖10分钟左右。

将豆腐切成1公分厚的片放入大马勺内,放入宽粉条,白菜用小火炖10分钟左右。

将炖好的鱼连汤带菜装在汤碗,撤上香菜即好,汤鲜味美,口味鲜咸微辣。

这是东北最富有特色一道美食,虽然程序一样,一人做是一人的味道,一个厨师是一个厨师的风味。

鲶鱼炖茄子,鱼肉鲜嫩,茄子酥烂,汤鲜味美。

乱炖鱼、萝卜丝氽鲫鱼、干烧鱼、浇汁鱼、醋椒鱼、豆腐烧鲤鱼、葱油鱼、油浸鱼……很多种,其实常做的鱼,就是乱炖鱼,听名字就能理解。

乱炖鱼,随心所欲做,有豆腐放豆腐,没豆腐放宽粉条,没有粉条就干炖鱼,做法上没那么多说法。

此时此刻,蒋老伯和雷大胆两人身份不是渔民,而是变身饭店大厨,大厨手艺不逊于饭店厨师,拿手绝活就是东北菜,尤其炖鱼一绝,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大老远跑这度假野游,其实许多人听说这炖江鱼味道鲜美,都是来跑这来尝鲜。

每位钓鱼爱好者在小江屯(交一百元,可劲钓一天,无论钓多少鱼,都归本人,午餐随行就市,有时低至50元-30元。

想在小江屯吃上自己喜欢的美味佳肴,需额外加钱点餐,不过要是炖盘自己钓上的鱼吃,免费加工。

蜿蜒河里鱼,被称作北江鱼,就是黑龙江江鱼,黑龙江是世界上少数几条没有被污染的大江大河,如果说南江鱼,通常指松花江鱼,前几年没法品尝,有股柴油味,鱼卖不出去,这几年河流上下游环保治理好多了。

蜿蜒河里胖头鱼、鲫鱼、柳根子、河虾、老头鱼、鲤鱼老鼻子,能不能钓上,钓多少,凭本事。

据说龙海钓鱼大王,任伯民一天钓鱼上百斤,除自己吃,鱼拿到市场上出售给鱼贩子,是一笔可观收入,卖不出去送亲朋好友也是顺水人情。

雷大胆和雷老母慢慢发现,辛辛苦苦打鱼都不及收钓鱼钱,来的痛快,前提是河里有鱼,有大鱼。

钓鱼来钱这么容易,谁会辛辛苦苦打鱼?打鱼从主业变副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