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倒反天罡(1 / 2)

“粳米粥咧!好喝得咧!”

天蒙蒙亮,鸟鸣啁啾,江弦已经醒了。

身体早就习惯早起了,以前在白洋淀,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时候,他每天要跟着乡亲们出工,干四气儿活。

农民干活分四气儿:第一气儿早饭前,第二气儿早饭后,午饭后下地第三气儿到四点多,第四气儿到天黑。

院子里早已热闹起来,各种动静交杂在一起,滚烫开水一般沸腾,江弦趿拉着布鞋,端起搪瓷尿盆,拉开门,瞅见他妈刚推着自行车回来。

“您遛弯去了?”

“哪有那闲工夫,搁龙潭湖赶了趟早市。”

江弦一瞥,自行车后架夹着捆青菜,车把上还挂着网兜,里面装了几个西红柿,上头还带着水珠子。

50年代那会,随着供销社和副食店的遍布,城里人习惯了拿着粮票、副食票在副食店买日用的柴米油盐,京城的早市也就渐渐消失了。

到了改开初期,城内市民开始想要更丰富的副食调剂生活,京郊的农民则盼望着用自家养的鸡蛋、种的蔬菜换点粮票。

临近永定门城外的农民,每天开始挑着担子进城,早市便又重新热闹起来了,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燕京城各个路段。

最热闹的数隆福寺,老京城人心里,隆福寺就是商圈的符号,不过后来一场大火后,好些年没缓过来,此事民间传说无数,就不赘述了。

“珂儿,珂儿,咋还没起呢?”

江弦倒完尿盆回来,江珂才迷迷糊糊刚起来。

江弦抄起暖瓶,给她倒了盆洗脸水,瓶里水不多,他一不留神把水碱也倒了进去。

“昨儿玩的过瘾不,还下象棋么?”

江珂像是听着了啥可怕的东西,身子一颤,反应过来后,努力想维持她威风凛凛的侠女形象,撅起嘴,指指脸盆。

“你看你倒的啥水,我怎么洗脸啊。”

“你不洗我洗。”江弦撩着上面那层干净的水洗脸,攥着香皂骨碌碌滑转。

昨儿拖着江珂鏖战一夜,【象棋】的收集进度到了(33/100)。

并且暂时发现3条获取灵感的规则。

[1.必须亲身参与,才能获取灵感。

2.蒙头闭门造车不行,得与人产生交互。

3.敷衍、不用心的不算,全身心沉浸于事件当中才行。]

擦干净脸上的水珠,手指头伸他妈的百雀羚里一沾,往两颊、鼻尖各点一撮,最后大力抹匀。

扭头一看,江珂又躺他床上睡着了,捏了捏她腮帮子,手感真特么爽。

这丫头气醒了,江弦躲她几拳,拖上家里锹镐,顺手把象棋装进军绿色挎包,骑车出了门,瞅着跟关公骑赤兔单刀赴会似的。

今儿还有街道劳动服务站安排的那单短期劳务,地方不远,他骑着车子往琉璃厂走,穿过去,奔前门,很快看见一排“火柴盒子”。

离近了,看见拉的一条条红彤彤的标语:‘抓纲治国举红旗,十里长街立新功’、‘拼命大干四个月,三十七栋全矗起’...

这便是前三门住宅楼,首次在京城建造的高层板式住宅楼和高层塔式住宅楼,这年头,这地儿是全京城的骄傲。

“定额记件,一个工一块八角四分,谁先干完活儿谁先走。”统建办的工作人员吩咐一嘴。

统建办全称叫“京城建委统建办公室”,成立时间不长,简单点说,就是专门负责建房,因为在王府井一临时工棚办公,北边就一公共厕所,所以大家都戏称其为“厕所”。

江弦不嫌累,干这活儿,跟在农村修路、挖河、刨粪、打冻方比,算不上什么。

他年轻力壮的,不怵头也不力巴,扛起锹镐,趁这会儿天还凉快,一气猛干,还不到晌午头呢,就完活儿了。

大家都是刚返城的知青,凑一块歇息时候,很容易就唠上了嗑。

“你打哪儿回来的?”

“北大荒。”

“东北?那儿日子不容易吧。”

“老难捱了,咱也是太老实,其实刚下乡的第一个冬天,就有人开始走了,我记得我认识的有个京剧世家出身的,叫迟重瑞,人走的军区文工团特招,那孙子乐的,在宿舍唱了一宿,给他丫美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