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我本山上人(1 / 2)

陈珏回到山谷后,让田老尽力找回以前的熟人,他想试试能不能握住自己的命。时间匆匆一过,便是八月中旬,这天陈珏让田老带着一家佃户来到了土豆田。今天是土豆收获的日子,陈珏一身麻布短衣,是他让青衣按照后世短袖短裤的样子做的。

“少爷,您看怎么收?”

面对这种从未见过的作物,老农也犯了难。陈珏头戴草帽,走进田里,选了一株看起来不错的土豆。以腰发力,双手使劲一拔,一串大大小小的土豆就被他从土里拔了出来。这一串土豆把田老看傻了,他本就是老农,看一眼就能大概估算出重量。

“这一株至少有三斤啊。”

田老不敢相信,他也选了一株使劲拔了出来,力气不够导致掉了很多土豆在土里,他连忙把土豆刨出来,双手估算着重量。

“这一株差不多四斤。少爷,这是祥瑞啊,为何不早点降临人间啊,为何啊!”

田老和佃户们都哭了,他们都是经历过饥荒的,家中不少亲人都是被饿死的。陈珏估算了一下,这一亩土豆田应该产出有十石左右,他要知道确切的数字,这关系到他后续的计划。

“别嚎了,快刨出来,看看亩产多少。田大你去让张屠夫杀头猪,今天庆祝一下。”

最后一株土豆被人小心翼翼的从土里取出,又仔细检查了一下有没有遗落在土里的之后,田老捧着它小心的放进框里。具体亩产多少没人知道,但是看着小山一样土豆,每个人心里都有了一些欢喜,就算这东西不好吃,只要它能吃,那以后就再也不会饿肚子了。

“起称!”

陈珏高呼一声,大称慢慢被扛起,他仔细看着刻度,随后在地上写写画画。

“共重十一石,这刚收,还有水汽,重量应该只有十石左右。收进库房,等来年春我们继续种。田老你去买些黄豆回来,过几天大家收了粮食之后,在地里都种上黄豆。等黄豆收了,在种一轮麦子,记得留三亩田地种土豆就是了。”

陈珏选了一些看着不错的土豆带走,叫田老去安排人,今天庄子大庆。

黄昏时分,佃户们才忙完,纷纷带着家人来到陈珏府前,就是这里庆祝。人齐了,菜也开始上了,蒸土豆、煮土豆、烤土豆、辣椒炒土豆丝、土豆烧排骨、土豆泥......一桌土豆宴。没人敢吃,他们有些害怕,陈珏见状拿起一个烤土豆咬了一大口。还是那个味儿,看来穿越没有对土豆产生不良影响。

佃户们吃着吃着就哭了,先是默默流泪然后有人嚎啕大哭,他们都是经历过饥荒的,有人指着天恨恨的骂着贼老天连忙被人拦住。田老也哭了,他从未想到人间还有这样好吃又高产的作物,心里想着为啥不早来啊。

陈珏站起来看着众人,他拿着一个土豆,微笑的说:“以后我不会让你们饿肚子的,但是谁要是将它流传出去,谁就是庄子的罪人!”

佃户们纷纷跪在地上,以祖宗起誓保守秘密。陈珏将他们一一扶起,又将孩子们聚集在一块。

“收粮之后,在那边建一座学堂,以后我们庄子的孩子都在那里读书。”

一听陈珏要教自己的孩子读书识字,上至田老下到佃户都跪了下来,磕了三个头,严肃的看着陈珏,田老说:“大恩大德无以为报,若少爷不嫌弃我等,愿为少年死命!还请少年赐姓!”

这是要成为陈珏的家奴,陈珏还做不出让他们背叛祖宗的事,他觉得现在是一个好机会,只有把这些人都拧成一股绳自己才算有了些许安身立命的把握。

“荒唐,你们难道要背弃祖宗吗?尔等记住了,以后庄子里的人都是一家人,不管你们以前是哪里人,以后你们都是庄子的人。知道人怎么写吗,就是一批一捺,就是你帮我一把,我帮你一把,这就是人!”

“少爷息怒,我们只是......”

“站起来!都给我站起来!记住了,以后你们是人,没有人能让你们跪,这是我们庄子的傲骨,也是规矩!第一活得堂堂正正,第二绝不背叛祖宗,第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都给我站起来!既然你们选择把命给我,我也不会辜负你们,我要让你们活得是个人,再不是草民,再不是奴隶,是人!”

陈珏的怒喝让一个又一个佃户站了起来,他们心里第一次有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他们不知道这叫尊重,他们只知道他们可以为了少爷去死。

“我重来没有给庄子命名,尔等记住了以后庄子就叫撇奈庄,尔等都是顶天立地的人!如此幸事怎能没酒,田老,取酒来,我们共饮,今夜不醉不归!”

田老拿来的酒可不是三勒浆那种低度酒,是庄子自酿的高度酒,陈珏终于做出了四十度往上的酒,虽然也是从低度酒蒸馏而来的。

粮食很快就收完了,陈珏带着无事的佃户从山里挖来石灰石,大火烧了整整一夜,这才有了些土水泥。这段时间陈珏也摸清了佃户们的本事,毕竟这年头只会种地是活不长久的。其中有一户一家四口,有两个是隋时完整打完三次高句丽的老兵,还有一个是跟着他们退下来的军中铁匠,最小的那个是田老曾经村子熟人的孙子,爷爷和爹是老兵的战友,都死在了高句丽。其余的基本都是阵亡将士的遗孀。

庄子上一共有男童十二人女童五人,婴儿有三人。这就是陈珏的第一批学生了。对于读书识字佃户们都很感激,不到一个月他们就在陈珏的指挥下修好这座院子,有食堂一座、学堂三间、演武场一处。自从陈珏从长安回来,田老说什么也不让陈珏进厨房了,无奈陈珏只好让一户孤儿寡母来家里做事,他一直在教鱼婶做菜,如今鱼婶已经有了他七分水准。

鱼婶被陈珏叫去了学堂给孩子们做饭,陈珏要求必须一天三顿,午间和晚间必须有肉。又请了那位百战老兵林叔来做教头,教导孩子们武艺。

如此下来,陈珏手里也没了多少银钱。还好他手中还有一批高度酒,让田大运去长安卖给星渺阁,这才有了一条钱路。

“人之初,性本善!”

陈珏正在教导孩子们学习三字经,他不知门外有一老头在偷听。

这次田大照例去长安送酒,没想到刚送完酒正要给少爷买些纸笔却遇到了李纲,他哪敢得罪李纲,说不准以后还要喊一声师爷,月初少爷说要收自己做开山大弟子来着。

“今日每人在沙盘上学会六个字,下午林教头带大家训练,中午一定要吃饱。训练结束后最优异的三人可以带食盒回家,头名可以带一壶酒回家。”

孩子们蜂拥跑出,这是陈珏规定的课间休息。李纲正要进门就听见陈珏的声音。

“田大!你去砍十斤竹子回来!!!”

陈珏又换了一副嘴脸,笑嘻嘻的对李纲行礼,邀请李纲去府中休息。李纲对于陈珏的变脸功夫很是鄙夷,丝毫不管陈珏,他在学堂里随意走动参观,首先就进了学堂。那一面硕大的黑板吸引了他,他学着陈珏的样子拿起粉笔,开始在黑板上书写,没写几个字手就酸的不行。

“李公,粉笔不用像毛笔那样握着,怎么舒服怎么拿就是了。”

李纲随后又拿起陈珏放在桌子上的三字经,越读越有味道,忍不住跟着读了起来,这时孩子们纷纷进来,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开始在沙盘里跟着黑板上字练习写字。陈珏见老人很享受此间,他也没有说话,嘱咐了田大一句就跑走了。

哒哒哒,几声响起,是鱼婶敲响了午间声,那是佃户从山里寻来的一块雷击木做的响板,声音清脆。

孩子们纷纷跑进食堂,一个个端着餐盘排着队,陈珏才又现身,双手奉茶。

“这是何物?喝着像茶,却没有滋味变化,先苦后甘很是不错。”

“这就是茶,小子喝不惯烹茶,就改了一下技法,这是泡茶,李公还喝的惯?”

“很是不错,此间开蒙算是上上了,这书是你写的?”

“家传的,据说是我很久很久之前的老祖宗写的了,后人又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增加,这次有了现在的这本三字经。”

李纲在长安查了陈珏,他亲自去问了平阳公主关于陈珏的事,越查越对这小子感兴趣。甚至平阳那里的三国演义的小人书他也“借”来看了看,觉得很有趣。

“李公,我这里只有粗茶淡饭,若是不介意请随我去用点餐食可好?”

李纲看了看日头,才将将午时,他点了点头,陈珏这才引着李纲去了食堂。刚到食堂,李纲就看见那些孩子井然有序的排队,三三两两的坐在一起吃着说着。陈珏带着李纲走到食堂的里间,就是一个不大的小隔间,有桌一张椅四把,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的。桌面上一荤两素一碗汤,主食是馒头。

李纲看着精致的美食有些不悦,他又看了看外面孩童,有些生气的指着席面。

“撤走!学子吃什么就给我上什么!”

陈珏有些无语,这老头有点意思啊,他也不过多解释,叫了一个幼童进来。幼童也才不到五岁,有些端不起餐盘,他也很好奇少爷叫自己来干啥。

“给这位老爷爷介绍一下今天中午吃什么好不好?”

“老爷爷安好?我是小猪儿,今天中午吃红烧肉、炒菘菜、凉拌萝卜丝、鱼汤。”

李纲不忍小猪儿奋力端着那盛的满满的餐盘,他连忙接过,一手端着餐盘一手拉着小猪儿去了档口,看见的确是自己桌上的那些吃食,又才拉着小猪儿回了里间。

“来,爷爷喂你吃。”

李纲看了眼陈珏,意思很明显,你可以滚了。陈珏无奈出去拿了个餐盘,让鱼婶把鱼肉给他打一碗、餐盘打满。自己坐在后厨灶台上吃着,仿佛馒头就是李纲,狠狠咬上一口。他觉得不过瘾,想吃米饭了,红烧肉陪米饭才是王道!

也就半个时辰,食堂里已经零零散散没了学子,陈珏见状让田大回府取来自己的茶具,他又带着李纲来到演武场边上的大榕树下。当初修学堂时,陈珏专门让人一定要保护好这颗大榕树,又在大榕树下做了石桌石凳。

陈珏将一颗松果点燃放进小炉中,稍等片刻水开了,他开始行云流水的温杯,洗茶,泡茶,又用了一手凤凰三点头这才将一只茶盏推给李纲。如此新颖的喝茶方式让李纲眼前一亮,这里不是他见过最好的学堂,却是最舒服的学堂。他也忍不住想来教书了。

“下月初五是吉日,你来我府上拜师。”

“我什么时候说过要拜师了?”

“呦,你小子还不认账了,是哪个小子说我敢拜你敢收的?老夫已经在长安放出话了,下月初五收关门弟子。你小子不会怂了吧?”

对于不讲理的老头,陈珏没有办法,他知道在这个讲究天地君亲师的时代,有一个大儒当老师是一件不得了的事。他还是害怕李纲不知道自己招惹了谁,不清不楚的就被圈进来了。

“老头儿,你真的知道小爷是谁吗?”

“讨打!不就是柴家小子吗,多大的事,你都活着出长安了还怕啥?”

“老头儿,你怎么查到的?这种事你都知道了?”

“老夫混了这么多年,无非两多,朋友多人脉多,给老夫当关门弟子不吃亏。”

陈珏此刻脑子里一直在想着李纲那句“你都活着出长安了”,他想到了平阳,这才明白自己是有多对不起平阳。

“你为啥就想收我啊,小子何德何能?”

“乖,叫声师父不吃亏。这几日我就在此休息,你好好的闭关静心,月末随我回长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