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除非废除皇帝(2 / 2)

“为什么说在现有制度下,无法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下面结合前面学的知识,我们来分析一下。”

这话,让大家再一次打起了精神。

“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而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同样是由矛盾推动的,大秦一统六国之后至今,历朝历代社会上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两者之间矛盾的表现,就是土地兼并。”

“王朝初期,这个矛盾还不是那么尖锐,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个矛盾不可避免的日趋激烈,这就迫使统治阶级不得不出台各种政策,调整各种制度,去缓和这个矛盾。”

“但是,你们要注意到这一点,矛盾只是被缓和了,自始至终,矛盾都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矛盾无法解决,事物就无法往前发展。”

“于是,整个社会就只能进入了,矛盾尖锐,缓和矛盾,矛盾再次尖锐,矛盾再次缓和,矛盾再再次尖锐,矛盾再再次缓和,这样一个往复循环的状态。”

同学们露出恍然的神色。

有了前面关于矛盾的知识,他们基本上能够了解杨炎的这段话。

这时,朱元璋问道:“那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打破这个矛盾呢?”

杨炎不疾不徐,回道:“因为我们现有的制度,决定我们无法打破这个矛盾。”

“为什么?”

朱元璋仍旧不解的追问道:“为什么我们现有的制度无法打破这个矛盾?你一直说王朝国祚不过三百年的根本原因是制度问题,那你倒是说一说,现在制度究竟存在什么问题,就算真的有问题,那为什么就改不了?”

朱元璋情绪激动,他还是无法接受他即将开创的王朝,难逃国祚不过三百年的规律。

就算在这之前的历朝历代都是这样,但是现在既然已经发现了这条王朝兴衰背后的规律,他就想要改变,他从来都不是那种坐以待毙的人。

“问得好!”

杨炎点了点头,回道:“本来我想着一步步引导着同学们说下去的,但是既然你这么急切的想要知道,那我就直白的告诉你现有制度有什么问题?为什么改变不了?因为,在整个王朝中,皇帝就是那个最大的地主!”

嗡——

朱元璋的脑袋仿佛遭受了当头一棒,嗡了一下,精神像是遭受重创一般,竟是有些恍惚。

同学们和刘基,同样瞠目结舌。

只见杨炎继续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皇帝就是王朝中最大的地主,他代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他是与广大百姓站在对立面的!”

“当矛盾不可调和时,矛头如何不会指向皇帝?”

“而皇帝是这个制度下最大的受益者,你说,这个制度,他如何改变?又如何会去改变?”

朱元璋仿佛遭受到重击一般,脚下竟是有些不稳。

杨炎倒是非常的淡定,喝了一口水:“除非……”

“除非什么?”朱元璋下意识的追问。

可是话刚出口,朱元璋脑海中已经出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除非什么?除非废除皇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