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千金买马骨25(2 / 2)

只能选择闭嘴。

方默知道福伯会怀疑。

但没办法,他既不想让自己的资产亏损,也不想让自己的产业受灾。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尽量在99年之前,不要在内地发展。

等到99年之后,就可以在内地大力发展了。

其实这三千万特效费用在方默看来,显然是并不满意。

如果有可能,他甚至想着将特效费用提升到八千万。

不过目前来说,就算方默是方氏集团的真实掌控人,但名义上他的确不是公司法人。

所以想要增加投资,还是有些困难。

毕竟福伯总要保证方氏集团不会被方默玩崩了。

不过就算是有着诸多杂务,但作为一部特摄片,它的非特效成本其实并不多。

扣除演员薪酬,也就两千万。

乍一看,好像演员片酬已经超过作品40%的红线了。

那这部片子,应该是一部烂片才是。

但现实却是……

前有王三日400万邀请叶紫眉出演风月片。

后有周星星1200万参演配角却抢了主角的风头。

没错,那部戏也是王三日的。

换句话说,在港圈也存在一些片子,是演员片酬占片子总预算40%的情况的。

而2000万港币的场景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除去不用建城之外,已经是这个时候九州内能够取景四、五个场景所需要的费用了。

而且这个时期的内地娱乐圈费用更便宜。

两千万的预算,在这个年代已经可以拍两部《宰相刘罗锅》或者《康熙微服私访记》了。

不过那是古装喜剧片。

这是现代特摄片。

两者的类型不一样。

古装片本身就更贵一些。

这还算是好的。

这个时期的古装片细节根本不值得推敲。

还是后来在多方面的指责声中,古装片才得到进化。

但现实却是,这个时候的古装片完全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

甚至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二十多年之后。

所以方默还真的没有乱花钱。

不过这也就是这几年了。

因为国内改开的缘故,之后会迎来一批需要振兴经济的热潮。

所以很多人都选择重工业或者房地产。

也正是因为吃了这种红利,才导致后来的热锅烹油,房地产也才越来越高。

更是有了基建狂魔的底子。

不过那就是之后的事情了。

现在内地拍片的,基本上就是几大电影厂。

而香江即将回归,所以香江影视公司前往内地进行取景拍摄,是很流行的事情。

方默为什么非要找王三日拍这部戏?

原因就在于此。

一个香江导演,尤其是知名的香江导演,能够省掉许多麻烦的事情。

千金买马骨,也是必然的。

当然,别以为方默就是什么好心。

哪怕特摄片拍完之后亏了。

但实际上方默也不赔。

无非就是回本资金比较长而已。

而且这是三部曲,第一部方默的想法很简单。

能够保本最好,不能保本,全亏了也可以接受。

但全亏又是不太可能。

毕竟现在是最巅峰时期的香江。

同时也是最巅峰时期的一线女港星。

男主角虽然演技不行,但谁让人家帅呢?

而且还火。

流量经济,其实哪个时代都有。

无非就是以前是有实力有流量。

以后是没实力,有流量。

仅此而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