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前期筹备中26(1 / 2)

不过显然,方默低估了王三日的能力和此时香江娱乐业的发达。只用了一天时间,王三日就改完了全部剧本。

在得到方默的肯定之后,当天就联系了TVB。

不过让人难崩的是,作为此时TVB的实际掌权人方六婶却拒绝了这部戏。

原因是……

这部戏的成本太大,不符合当前TVB的投资策略。

其实主要是因为这部戏背后是内地资本。

在如今这样一个回归前夕的日子里,方六婶不想招惹麻烦。

而且TVB本身的艺人很多。

但是在这部戏里能够提供的位置不多。

而且郑伊面已经成为男主角,也没人愿意跑去给人家作配。

王三日直接果断的选择了亚视。

亚视对于这部片子完全可以说是意外之喜。

其实此时的亚视,日子并不好过。

虽说自从94年林氏集团接手亚视之后,通过一系列的改革,让亚视逐渐起死回生。

但是先天薄弱的底子,加上造星能力太差,导致亚视此时仍旧处于亏损状态。

方默有些遗憾。

要不是时间不对,手里也没钱,他非要从林氏集团手里,买下亚视再说。

造星差?

那就挖墙脚。

TVB的艺人就是他的艺人。

TVB的幕后人员,就是他的幕后人员。

给待遇,给好处,反正只要愿意来,那就好谈。

剧本?

凑一个编剧部门,专门研究剧本。

综艺?

直接后世成熟的各种热门综艺。

虽然方默并没有看过多少。

但是架不住一些综艺太火了。

室内、户外。

音综、选秀。

更有各种明星、素人真人秀等待着。

完全不带害怕的。

唯一的问题是……

如何积累前期资金。

反正私人电视台,只要不违规,方默就根本不怵其他人。

亚视最终经过协商,拿出一千万港币进行投资。

主要是用于后期宣发。

没办法,这一千万,还是亚视十分看好这部戏,才从资金里好不容易挤出来的。

方默也不嫌弃。

至于说后端收入……

一开始亚视还是很为难的。

毕竟不论是内地,还是香江,都没有这种先例。

但是后来还是当时的亚视董事主席林百欣亲自拍板决定同意。

这也算是开创了香江影视的先河。

其实林百欣之所以会愿意同意,也是为了向内地示好。

随着亚视逐渐起死回生,未来注定会和TVB进行一场正面对决。

然而谁都知道,TVB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打压对手的机会。

而以此时亚视的情况,完全承受不住财大气粗的TVB的攻击。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开辟新的战场。

而随着97年回归,内地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十分广阔的市场,对于亚视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虽然方氏集团并不是官方人员,只是内地资本。

但是林百欣此时也没想着出让亚视。

所以找内地融资,显然是一件十分不错的事情。

而如今方氏集团找上门来,亚视没有理由拒绝。

甚至……

还很高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