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谁?林野写的? 19(1 / 2)

“确实比《应物兄》写得好。”《应物兄》的主编唐力叹了口气说道。

他这么一说,沈明言都不好意思了,刚刚还在激情演讲的声势一下子就销声匿迹。

唐力是部里最老资历的编辑之一,许多重量级中生代的作家都是他挖掘出来的,李洱也是其中之一。部里大部分编辑都受过他的指导,沈明言也不例外。

“唐老,对不起,我不是贬低......”

唐力摆摆手,笑骂道:

“用不着你小子安慰我,这《应物兄》我只是主编,又不是我写的,李洱他自己写得不如人关我屁事,其实我们都看得出来李洱这部作品就是冲着茅奖去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好像得茅奖的作品一定要厚重,一定要有史诗感,而且是写得越久越好,越长越好。

李洱写《花腔》时的那种轻盈,那种融合各样文风和腔调的叙事,在这本《应物兄》里都全都消失不见了,只剩下为了厚重而厚重的枯燥语言。

你能挖出新的好苗子,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别忘了,我除了是编辑,还是个读者,热爱文学的读者。”

“话说,明言,你这出戏唱完了,也不让我们知道谁唱的啊,快跟我们说说到底谁写的,这个风格绝不是如今文坛的成名作者,但是这种粤语写作的手法很成熟,难道是林白,也不对啊,她的语言风格不是这样的。

“快说!到底是哪路好汉。”

已经有编辑迫不及待的问道。

“哈哈哈哈,我不说,到死谅你们也猜不到,我也不卖关子,直接告诉你们,是林野写的。”沈明言扬眉吐气说道。

之前因为他挖掘出林野,《竹峰寺》刊发后又在文学圈引起一定的热议,让他很是骄傲,哪知道,和其他的编辑朋友喝茶时,被吐槽得意什么劲,指不定林野是昙花一现。气得他要死,这回他可算是出了口气。

“林野写的?哪个林野?写《竹峰寺》的林野?”听到这名字,连一向淡定的林凯都失态连问道。

“没错总编,就是那个写《竹峰寺》的林野,怎么样,想不到吧。”

“我服了,这就是天才吗?这完全换了种叙事风格啊,这让人怎么想得到,他我之前以为他是要走汪老的路数,重新发扬汉语美学,怎么如此突变,沈明言,你别是耍我们吧”

还不待林凯开口,邹勇就说道,他还是不敢相信,怎么会有人风格变化如此巨大,而且换了风格之后还写得如此好!

“我倒是觉得虽然让人惊讶,但是可以接受,除去林野是粤省人这种浅显的原因之外,你们发现没,就是不管是《竹峰寺》还是《潮汐图》都处理不好表达内核,一样的毛病。”

林凯缓过神来,给众人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说道。他不知道的是,后来的林野根本没法解释,法国人给他颁龚古尔文学奖的时候,《世界报》直接在全版头条的标题上声称他是“玩弄小说语言的王”。

“总编这么一说,确实也有几分道理,但还是不敢信,这也太天才了,语言风格的变化是特别困难的,我猜也就可能是林野还不够成熟,还年轻,还在探索自己的风格。”邹勇说道。

“不管怎么说,从短篇到第一部长篇,就能写出这样的作品,真真是才华横溢,天生的小说家啊。”刘云飞感叹道。

“别感叹了云飞,咱们现在面临一个问题是,咱们《收获》秋季的长篇专号本来是定稿李洱《应物兄》、蔡骏《无尽之夏》和程小莹《白纸红字》三篇的,现在怎么办,咱们是撤下了一篇还是......”

沈明言把当前最要紧的问题摆在众人面前,大家也知道他没说完的话就是把《潮汐图》增加到《收获》长篇专号。但是这是极少的破例,作为《收获》的增刊,长篇专号向来是有相对固定的页数,要增加一个长篇的体量,成本相应也会高得多,而且这代表了整个《收获》编辑部的看好,势必要足够好,足够有分量的稿子才能有的待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