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道德(1 / 2)

因为许多事情,或不是律法的范畴,而只是道德的范畴。

初山上来时,老师就先花费了数天时间教授各项戒律,并将之悬在墙壁上,叫人温故。

学堂老师对学生的教授、管理、引导与保护,也都在这些律法的范畴中。

那么在律法之外,就是道德的范畴了,而道德的范畴,不又是由人来决定的吗?

当时想来,觉得这些律法太过庞杂繁琐,现在反而觉得又似乎变得疏漏简单起来。

但是再过一段,灵机的想法又未必不会发生改变。

就像在这些不好的事情初见苗头的时候,灵机感到心神不安,然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寻求李珣和单智的帮助。

首先单智是这届学生中最为年长和强大的一个,听闻他还颇受明松道长的青睐,只是暂未收为弟子而已。

而李珣则更是灵机所见的众人中,最有见识与觉知的人,虽然灵机也不知道他拥有怎样的一颗心就是了。

原本灵机还猜测,李珣或许有一颗向道之心,就像单智拥有一个向上之心一般。

但到后来,他又不太确定这一点了。

先是李珣的印象变得模糊起来,而后连单智所谓的向上之心,似乎也全然不是那么不会是。

所谓印象变得模糊,其实不只是他对人产生了错误的印象,反而觉得这种假想是清晰的吗?

那个时候,灵机不过是新读了几本书,循着书上的言语,觉得单智一直在爬山,就觉得他拥有一颗向上之心。

而李珣,因为灵机觉得他是要聆听天意,仿佛圣人那般的存在,也就自顾自地认为他有一颗向道之心。

所谓的圣人,不正是聆听天意,又将聆听得来的内容,告知世人的存在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