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通过纸面文字寻找情感表达 58(1 / 1)

最近这段时间,蔚晓蓝特别喜欢阅读《读者》,这个创刊于1981年的杂志,几乎已经随着手机和网络的发展以及报停的没落而销声绝迹,现在也只能在网上购买。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能静下心来读一本书的人已经很少了。《读者》里的故事大都是短篇散文,会通过文字给你以共鸣,从中可以领略到一些人生的启发,高中的学生正处在思想、知识、身体等各个方面的转型期,在此期间培养的爱好和兴趣都会以终身的形式被逐渐放大。而现在的80后90后的人们总喜欢在一次次惋惜中,追忆自己高中、大学的阅读时光,但很少会花几块钱,再去买一本最新的《读者》。蔚晓蓝总会在晚自习的时间,时不时的拿出《读者》看一会,每当看完几篇之后,会对着班上的屋顶发上一会呆,或是一边发呆一边思考。作为同桌的赵冉冉已经习惯了他的这种方式,赵冉冉不知道《读者》是曾经的亚洲第一文刊,甚至把读者当成了《高中优秀作文选集》。赵冉冉看见蔚晓蓝经常看这本“作文选集”,以为是什么作文神器,于是问蔚晓蓝:“晓蓝同学,这是啥书?”蔚晓蓝就像是一位穿越者,给她讲起了《读者》文摘杂志的故事。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短视频的普及,现如今文字的力量现如今变得越来越脆弱,可每当蔚晓蓝认真读完期刊里的散文,就会有一次心灵上的小旅程,最后凝结成自己的记忆。语文老师说,读蔚晓蓝的作文,总能读出一种“启发”,这种启发不是刻意的,虽然作文有一定的结构标准,但蔚晓蓝总能恰到好处的点题,让阅卷老师感到学生的“底蕴”。

第二天上午,语文模拟考试。蔚晓蓝还是向往常一样,在发下试卷后,整体阅读了一遍,然后利用剩余的七八分钟左右的时间,看了看作文题目,然后开始看阅读,可能是经常读《读者》然后情感代入的缘故,蔚晓蓝如今对于文章想要表达的情感内容很是敏感,但语文考试终归是一场考试,得到分数才是最重要的,蔚晓蓝按照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技巧,先是整体把握文章,在阅读文章之前,先快速浏览一遍全文以及问题,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和主题;紧接着开始细读,细读时也不忘认真阅读文章标题和段落标题,段落首句通常标题通常会概括文章的主题或关键内容,段落首句则有助于理解文章的结构,了解问题的要求和方向,有助于有针对性地阅读文章,同时,转折词后的句子非常关键,因此要在细读时特别留意文章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它们可能是理解文章的关键,转折词如“但是”、“然而”“因此”、“所以”等,这些词常常用于引出重要的观点或结论。关注这些词语前后的内容,这些词后往往是与主旨相关度极高的句子,同时还有助于回答关于文章大意和作者态度的问题,也可以对文章中的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从而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转折词汇是连接句子和段落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非常有助于准确理解文章的含义。

寻找重复和强调的词语也非常关键,作者在文章中可能会重复某些词语或使用强调语气来突出重要内容。注意这些重复和强调的词语,它们可能是关键词或关键句子的线索。重点关注段落开头和结尾,段落的开头和结尾通常会包含段落的主题句或总结句,这些句子可能提供关键信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