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擦边球信息也很可怕 39(1 / 1)

所谓 “擦边球” 信息, 指的就是一种不会直接表现为不良、 劣质的信息,但内容中却充满了挑逗、 诱惑、 暴力或让人想入非非的东西。 “擦边球” 信息中虽然没有直接表现出让人感到不适的内容, 但总会用一种旁敲侧击的方式引起人们的不适。 我个人认为这种擦边球信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十分巨大,因为潜移默化的导向影响很容易触碰到大脑当中的潜意识, 有句话说得好,撒下了种子, 就有可能开花。 “擦边球” 信息如果不制止就会触发争相效仿,因为这种行为的确会给商家带来利益。

心理学中蔡格尼克效应 (Zeigarnikeffect) 认为: 相比于已经完成的事情, 人们对未完成的事情会更加记忆犹新, 越是得不到, 越是忘不了。

“顺风车” 犯罪 (Downwindcrime) 难道就不是犯罪了吗? 特别是当今的中国, 互联网快速发展, 一些软件为了吸引用户, 特别是青少年用户, 用一些十分隐晦的词汇、 图片或视频吸引着有猎奇心的青少年。 这些词汇、 图片、视频或许没有那么直接裸露和使用任何敏感词, 但这些内容的背后, 却非常容易让人浮想联翩, 总会让人感觉很低俗。相比于不良信息, 或许 “擦边球” 信息看似没有那么直接, 但它就像引线, 时刻都有可能将青少年拉入深渊。

据统计, 截至2014年, 我国青少年人口约为3.48亿, 网民占青少年总人数的80%, 也就是2.77亿左右。 这是一个庞大的青少年人口基数。 不得不说, “擦边球” 信息正在以人们意识不到的形式影响着青少年的大脑。 我希望看到这本书的学生, 不要被它的外表所迷惑, 它是商家吸引你的手段。 长期处于 “擦边球” 信息影响的环境中只会让你越陷越深, 就像有关脑神经的“车痕理论” (Ruttheory), 浅浅的车痕经过长时间的碾压, 最后就形成了一条很难抚平的深车痕, 这就像你的大脑对不良信息的依赖一样, 如果你不能理解这个理论, 就请回头仔细去看本卷第1章至第4章关于不良信息对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游离于法律与道德监管边缘的 “擦边球” 信息的确会诱发和鼓噪人性的阴暗面, 尤其是心智与身体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且自控力较差的青少年, 很有可能最终使他们陷入对不良信息无限渴求的深渊。 例如, 社会上有些人竟然把软色情同青少年的性教育联系在一起, 这是极其错误的认知。 多年从事青少年性教育研究的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张玫玫说: “这些信息不仅不是科学的性教育, 反而会给孩子带来更深层次的伤害。” 这种伤害一旦造成, 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或许就是终身的。 那么面对铺天盖地的 “擦边球” 信息, 我们该怎么办呢? 如果家长和学校没有做好相关方面的教育, 作为一个学生,我们怎样才能避免这些社会环境与网络环境的危害呢? 我相信读这本书的大部分人都是学生, 如果是家长, 能做的就是过滤掉孩子接触 “擦边球” 信息及不良信息的环境, 灌输健康的、 正面的、 积极的教育, 并以身作则, 当然,家长可以在很多资料中寻找方法, 我重点要说的是读这本书的学生。 首先,你要相信, 不去接触这些阻碍你健康成长的不良信息可以使你变得更好、 更完美, 不去接触这些不良信息你会成长为你心中希望的人, 成为自己希望的那个人才是人生最终应该要追求的, 你可以成长为科学家、 教授、 飞行员、医生、 外交官、 律师、 金融家, 等等, 但前提 是你需要用强大的自制力去克服自己愿景的阻碍; 其次, 当出现诱惑你的不良信息的文字、 图片、 视频时, 你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将目光和注意力迅速转移, 如果在你的大脑中还是无法摆脱渴求, 那么及时、 迅速地用手指快速梳头数次, 并用手掌像洗脸一样反复搓脸数次, 这样可以使自己变得清醒、 更加有自控力, 这种行为在坚持数次后也将成为大脑中的一种神经链接并成为一种习惯, 这种习惯对你的成长是极其有益的。

小结:“擦边球” 信息就像一根引线, 将你拉向深渊。避免这些不良信息对你的影响, 你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