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语文考试技巧 29(2 / 2)

的组成部分。

B. “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

的思想内涵。

C. “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

造性的思想。

D. 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 “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

演进的过程。

A、 B、 C选项都使用了中性词, 而 D 选项整句话都使用了绝对的词, 任

何事物都无绝对, 都会有特例。 所以一篇严谨的文章绝对不会使用肯定词。

而 D就犯了这个错误, 所以我们在做选择题时优先考虑这种答案。

再来看2018年高考第一篇阅读第三题。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相互隔膜的。( “是” 过于绝对)

B. 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 “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构建。( “应该” 是一个中性词)

C. “照着做”内含 “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的生成。( “无助于” 过于绝对)

D. “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 “照着讲”逐渐过渡到 “接着讲”。 (答案 D 的逻辑是: 从 “照着讲” 逐渐过渡到 “接着讲” →“新子学” 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 因为出现了 “必要” 这个词, “必要” 这个词的逻辑关系是 “后” 推 “前”)

答案是选项 B。

给大家讲几个逻辑知识, 如果大家在掌握了逻辑知识再去做语文阅读选择题的话, 答题时会在心理上有一定优势, 这样即便是没有读懂整篇文章,也可以从选项入手, 根据文字逻辑排除几个选项, 从而增加正确率。 下面三个逻辑学的命题在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中经常使用, 因为初、 高中不讲,所以如果我们提前学习这三种逻辑命题, 将会对文字的逻辑认识有很大帮助。

(1) 联言命题: 是反映事物的若干种情况或者性质同时存在的命题。 在逻辑结构上, 联言命题由逻辑连接词 “并且” 连接, 通常用 P 并且 Q 表示。联言命题的逻辑形式可以写成 P∧Q。 在日常语言中, 联言命题的语言表达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 莫扎特既是钢琴家, 也是作曲家。如果要使上述命题为真, 莫扎特必须既要满足是钢琴家, 又要满足是作曲家。 如果只满足其中一个, 或者都不满足, 则命题为假。在联言命题中, 联言命题除了用并且表示之外, 表示并列、 转折、 递进的词也属于联言命题。 例如: ①不但, 而且; ②即、 又; ③虽然, 但是; ④一方面, 另一方面。 还有一种情况是省略合取词, 如我们一定要知道, 谦虚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 省略了表示并列、 转折、 递进的词。

特别要说明 “就是” 这个词其实也可以用联言命题来表示, 如不进步就是退步。 既要满足不进步, 还要满足退步, 这个句子才可 以成立, 才为真命题。

(2) 选言命题: 是反映事物的若干种情况或性质至少有一种 (也可以是两种) 存在的命题。 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相容选言命题代表词: 或者……或者, 或……或, 至少。

相容选言命题, 如小李学过英语或者韩语。 要想使这个句子成立, 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 小李学过英语, 没学过韩语; 第二种: 小李没学过英语,学过韩语; 第三种: 小李学过英语, 也学过韩语。相容选言命题的真假: 当选言支线有一个句子为真, 则整个句子为真。

不相容选言命题是反映事物的若干种情况或性质中有且仅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命题, 不相容选言命题所陈述的事物的若干可能情况是不能并存的。 例如, 如果一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那么它就不可能是锐角三角形。 火箭发射要么成功, 要么失败。不相容选言命题代表词: 要么……要么, 两者必居其一。不相容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