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学习策略之——难题搁置原则 24(1 / 1)

在数学单元考试当中,蔚晓蓝碰见了一道难题,但感觉凭借自己的能力,应该可以解出来,可做了半天,依然没有解出来答案,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蔚晓蓝很不情愿的放弃了这道题。

试卷发下来,蔚晓蓝发现很多学生这道题都没有解答出来,看了看同桌赵冉冉,压根都没有做。

蔚晓蓝说:“赵冉冉,这道题你都不尝试做一下吗?我做了半天也没有做出来啊。”

赵冉冉说:“这道题挺难的,我没做出来,然后就赶紧做下一道题了,没有跟难题死磕。”

蔚晓蓝说:“这道题我做了半天也没解出答案,真是不甘心啊。”

“别不甘心,你要学会在考试的过程中将难题搁置,保持好做题的节奏。”赵冉冉说道。

蔚晓蓝说:“具体给我讲讲呗。”赵冉冉说:“在芭芭拉?奥克利(Barbara Oakley)的《学习之道》中提到,要想学习好,就要能在遇到难题且绞尽脑汁做不出来的时候,转换一下思维,让神经模型得以巩固。这就像砌砖砌墙一样,你得给泥浆留出干燥的时间,试图一蹴而就,妄想通过几次突击就学会所有知识,神经结构就得不到时间加以巩固,只能砌出一堆歪歪扭扭的砖墙。”

蔚晓蓝不解的问:“那么,当你真的被难题卡住怎么办?”

赵冉冉说:“这本书给出的建议是‘Sleep on it’,先放一放。”

蔚晓蓝说:“是不是要等一等大脑整理信息?”

赵冉冉说:“你要知道,做题时不断增加的挫败感往往是对大脑有益的信号, 大脑在暗示你,是时候该转换一下思维了,这是因为在你的专注工作模式下,需要时间将神经与神经之间建立联系,就像泥浆和砖块需要一点时间去黏合才能更加牢固。很多人都曾遇到过在不经意间就可以把一个难题突然想明白的情况,有时是在散步时,有时是在坐公交车时,等等;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就像锻炼肌肉,只有锻炼完后,在休息的时候,肌肉才会生长,而不是在锻炼时增长的;所以,千万不要因为学不会太过困难的知识而感到挫败,你可以尝试去做一下难题,如果实在做不出,就选择散散步、打打球,回过头来再做会有意外的惊喜。但是,这个间隔一般不要超过24小时。对了,书中还提到计算机科学家卡桑德拉?戈登(Cassandra Gordon)坦言自己在高二的时候,打算学习大学预修课中的计算机科学,结果考试时这门课却没有过关,但他没有接受失败,打算第二年重新学习再考试。搁置了一年后,再回过头来学习编程,他才意识到自己有多享受这个过程,并轻松通过了考试。如果第一次考试不过关他就因此害怕而没有上计算机科学课,而且接下来的第二次考试也失败,他肯定不会像现在一样成为一位乐观、有激情的计算机科学家。”

蔚晓蓝说:“我明白了,解决棘手的问题时,先尽力思考几分钟,一旦思考不下去,努力之后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就转去做另一项任务,棘手问题会在你大脑的后台继续处理,等到再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取得的意想不到的进展。”

赵冉冉说:“是这样的。”

蔚晓蓝接着说:“那考试时是不是遇见不会难题的难题试着做一做,不会了就直接跳过?”

赵冉冉说:“考试时大脑高度紧张,如果短时间内还是做不出来,说明目前的知识储备不足以得到这道题的分数,应该将时间划拨给你能得到分数的其他题目,切勿因小失大,做题太过执着也不是一件好事,难题可以放在其他题都做完之后,也可以在考试过后再去尝试一下,实在做不出就去请教其他人或是看答案后进行背诵。”

蔚晓蓝说:“真是好同桌,今天又学了一个大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