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学习策略之——让大脑保持兴趣 9(1 / 1)

上课铃响了,蔚晓蓝和岳安悦走进教室,这是一节物理课,可能是这节课的知识比较生涩难懂,也可能是老师没有做好备课,蔚晓蓝这节课听的云里雾里,蔚晓蓝托着下巴,向左扭头发现张现文听的非常投入,而且时不时还能和回答物理老师杨长新提出的问题。

蔚晓蓝心想:“下了学我得请教一下他怎么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四十分钟的煎熬过后,终于听到了下课铃声,这是上午的最后一节课,蔚晓蓝一个大步迈到张现文课桌旁,说:“中午别去食堂了,一起去喝个羊汤怎么样?”

十一月底的向阳市已有些秋天的凉意,张现文看了看窗外,说:“好啊,走着。”

在羊汤馆里,蔚晓蓝说:“平时课下我也没少准备啊,为啥我在课堂上总跟不上老师的讲课节奏呢?”

张现文咬了一口烧饼,端起碗来喝了一口羊汤嚼嚼说:“提高课堂上的听课效率是非常有技巧的,课堂上暂时听不太懂其实也没多大关系,继续往下听,但你要尽量让大脑保持对知识的渴望。”

蔚晓蓝很惊讶的说:“那怎么解决课堂上听不懂的问题呢?”

张现文说:“课堂上的难点不在于听不听的懂,而是在于对暂时听不懂这件事所持有的态度,根据一项调查,即便是清华、北大的优等生也不会在课堂上100%地听懂老师所讲的内容,据统计,优等生在课堂上的知识吸收率大致也就在70%?80%之间,所以,别对大脑要求过高,给你的大脑留一些轻松的余地吧;上课前就告诉自己,不求100%听懂老师的授课内容,能听懂80%就是这堂课的胜利,这样的态度给大脑减轻很多负担,当遇到晦涩难懂的地方,你要做的不是停步不前,而是先用记忆能力将它记住,然后跟着老师的思路继续向前,也就是说,课堂上听不懂或是理解不了的地方就先放在那里,在大脑里标记一个记号,先记住结论,然后继续听老师讲,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听不懂就放弃整节课的内容,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出大脑对不喜欢的学科的课堂兴趣;然后就是当你在课下学习时,长时间地做某些科目以致出现抵抗情绪时,千万不要硬着头皮继续学习,而是放下笔,给自己一个放松的环境,当然,这里不包括玩手机;出去走一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回过头来继续学习的效果更好,因为大脑有很强的应激性,一旦出现抵抗情绪,为了防止下次看到此类学科就出现抵抗,最好的方式就是放松,让大脑轻松愉快,让大脑保持兴趣对知识的高效吸收十分关键。”

蔚晓蓝说:“哎呀,的确是,课堂上一出现我听不懂的地方就会放弃整堂课,然后用课余时间去自习, 这样既浪费自己的时间,又会产生厌学情绪;我平时课余时间的学习也是太死板了,经常长时间做题看书,其实有时候已经出现厌倦心理了,今天听你这么一说,的确是该改掉这个‘太过于认真的坏习惯’了。”

张现文接着说:“没错,人很难长时间集中精力,作为灵长类动物,人的身体不能长时间持续在桌子前,因此有必要经常活动身体,四处走动是任何人都做得到的,很多从事脑力劳动的人都认识到了走路对大脑的重要性。”

蔚晓蓝接着问张现文:“对一些不擅长的学科如何才能提起兴趣呢?”

张现文回答说:“方法很多,但我常使用不同颜色的记号笔在书上做笔记,或是在不感兴趣的书本上粘几张喜欢的漫画人物、偶像的贴纸,或是将课本的内容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联想等都是一些提升兴趣的小技巧,这是我目前在使用的一种小技巧。”

蔚晓蓝说:“听了你的方法我感觉兴趣是学习动力的出发点,如果在学习动力源泉出现了抵制情绪,那么这种对学习的抵触感觉将会伴随整个成长过程,并最终影响我们的卷面成绩。”

张现文说:“是这样的,你还可以将某个学科与你的梦想相关联,或者与你感兴趣的事物相关联。比如,你对物理不感兴趣,但你却十分喜欢打篮球,那么你就可以在学物理抛物线时与你投篮的出手角度相关联,并在物理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奖励自己一双喜欢的球鞋;又比如你对化学不感兴趣,但你却十分喜欢喝碳酸饮料,在你学习液体的相关章节时,你就可以与配比碳酸饮料进行联想,甚至可以自己动手配制碳酸饮料。当在你取得一个不错的化学考试成绩时,你也可以奖励自己一瓶从未喝过的碳酸饮料,当然,我是不提倡经常喝碳酸饮料的,但这些联想会激活大脑相关区域的兴趣,改善学习的出发点,这样一来才会在内心深处接纳学习带给你的改变。”

蔚晓蓝说:“今天的聊天内容比这碗羊汤更有营养,今后我要将不感兴趣的学科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联想,也可以用一些物质激励法等,总之能提升对学习的兴趣的好方法都可以,我还要尽量避免长时间伏案学习,感觉到效率下降时就去走动一下,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再去学习,这样效果更好。”

张现文说:“没错,来,干了碗中的羊汤,我们回去午休一会,这样才能提升下午学习效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