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学习策略之——空降学习法+目录学习法 7(1 / 1)

蔚晓蓝喝了一口水,眼珠子一转,说道:“我发现空降学习法和目录学习法是可以放到一起使用的。”

武旭说:“真是没白给你讲,的确,你应该尽可能早、而且尽可能快地从整体入手掌握数学,并实现空降式的攀登。 高中的数学要提早做全面布局,想办法在高一就买或是借到高二、 高三的教科书, 用目录法全面布局,为的就是直接迎接高考,这样一来,从出发时就知道了目的地,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效率和动力。现在我们正在读高二,那么你就要尽早地学完所有相关课程,即使有一部分知识理解不了也不要停下,继续前进;这里要再次强调一下,教科书是非常棒的老师,最好可以背下来,背不下来也要看 15到20遍。这种学习方法可能和一般的观点有点背道而驰,因为但凡读一些关于数学学习方法的书籍,你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书上都写着 ‘基础很重要,首先要打好基础’,他们所推崇的方法是 ‘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前进’, 只有完全理解了这个阶段的内容,才能继续向下一个阶段迈进。但是采用空降式学习法,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更高层次的知识,所以说如果你的数学成绩差,其原因是因为你没去记忆解题步骤,也就是说你需要花时间去记忆解题步骤,而不是花时间去琢磨解题思路。”

蔚晓蓝左手托着下巴说:“你说得对,之前也有学霸给我讲过同样的观点,试卷中的数学考查并没有让学生创造出新理论,只是让学生理解数学家们研究出来的结论,并且考查一下学生是否掌握了这种理论,而且数学试卷出题时还会有教学大纲的限制。”

武旭说:“ 我在上初一的时候数学成绩很差,因为常常徘徊在基础知识之中,经常花时间琢磨解题思路,从而降低了学习效率,而且 ‘打好坚实的基础’这种学习方法有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十分枯燥,学生会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这就像在登山时只处在低处徘徊是一样的道理,人们只会觉得疲惫不堪,根本看不到美丽的风景,也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更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处于山中的什么位置,也就是不知道自己处在学习的哪个阶段。现在看来,这是因为没有使用空降法和目录法,就像部队行军,不知道自己处于什么位置就容易感到疲惫。 相反,如果知道了目的地,他们就会估计一下自己目前与目的地的距离,就算是行军强度很大,士兵也不会感到非常疲惫。如果能预先将教科书从头到尾看几遍,就能把握学习的全貌,这就像知道了行军的目的地,掌握了通向目的地的地图一样。再举一个极端的例子,三分之四除以九分之七等于三分之四乘以七分之九,看似再平常不过的计算方式,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呢?其实大部分人已经简化到了会应用而已,不再去刨根问底,也就是说如果无论如何也不明白,就不要勉强自己,只需要记忆下来就好;随着空降法的持续应用,到时候自然就会明白。”

蔚晓蓝说:“现在看来,一遇到挫折就不继续前进,这根本不是数学学科的问题,而是单纯的自卑感在作祟。”

武旭说:“是的,说的再直白一些,应试数学其实是背诵题型,有位数学教授曾说: ‘应试数学别说创造力了,连分析能力都不需要,只要记住题型往里套就可以了’。”

蔚晓蓝说:“是啊,一些补习班的小学生解答复杂数学题的能力简直令人吃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头脑有多么聪明,这些孩子只不过记住了某些题型以及每个题型的解法而已;这些解题的思路和创造力是其他数学家总结出来的而不是这些小学生,这些小学生只不过记住了而已。”

武旭说:“我同意你的观点, 一些曾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在毕业几年后再也做不出同样难度的试卷,难道是他们的知力下降了吗?不,显然是他们忘记了公式以及背诵过的题型而已,只要他们用背诵数学的解题方法稍加记忆,便会再次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很多讨厌数学的人可能会认为数学是一门需要创造力的高级学科,但实际作为应试科目的数学根本就不是什么高级学科,我们应该将数学跟数学家区分开。”

蔚晓蓝说:“这下我明白了,对于数学来说,与其自己去想,不如直接将解题方法背下来。”

武旭说:“嗯,但是计算能力的培养,没有很有效的方法,只能重复练习,培养感觉,但是却十分有效;当算式比较复杂时,将注意力放在哪个变数上,或是将哪几项联合起来会更简单,这都需要感觉,并且每天坚持,就像练习投篮一样,你需要有篮球落点的感觉才能顺利进球。”

蔚晓蓝带着满满的收获,从武旭家离开,在回家的路上,蔚晓蓝内心暗自窃喜:“这几年的学习方法实在是太没有效率了,不过还好,上天是眷顾我的,让我在还没有高考前遇到这么多愿意传授我学习方法的好朋友;今后我要按照空降学习法的原则进行冲刺学习,不要太过纠缠基础知识,更不要因为自己‘没有掌握基础知识,所以不会使用’而产生学习的愧疚感和罪恶感,对于不理解的问题只需要多次重复记忆,大脑就会‘不由自主’地理解,也就是说今后与其自己去想解题方法,不如用这个时间将解题方法背下来;在大量积累背诵过数学解题方法之后,我同样也会取得一个和武旭一样不错的数学成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