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返古部落34(1 / 2)

路上,我问吴柳:“吴大哥,这里这么荒凉,你怎么生活?前面有城镇吗?”

吴柳答道:“既然你们承诺不将这里的事情告诉外人,我也不妨告诉你,这里是返古部落,也就是你们外界传说的那个有去无回神秘组织,要说城镇,最近的城市差不多在千里之外。想马上回到城市中,那可不凑巧,这里离城市非常遥远,远到我都不忍心告诉你需要多久才能走出去。”

我转头看着雁然,她耸耸肩膀,眼神露出傲娇之色,似乎在说:没错吧,要相信我的判断。这时候,不得不佩服她的“超能力”,她不仅在夜色朦胧中看到了炊烟,还准确地预言这里有一个返古部落。

不过,在我欣喜终于找到了同类的时候,又突然给我浇了一盆冷水:这里是原始部落,离现代文明还有相当远的距离,如果搁到其他时候,我一定会为这个发现而感到兴奋,不过在这个衣衫褴褛的时刻,不免有些失落。

正如前面雁然看到的那样,这里确实存在炊烟,那正是部落人之间传递狩猎信号的信号。部落大约有四五十口人,以渔猎为生。吴柳,就是这个返古部落的首领。

我曾在网络上研究过返古部落的秘闻,没想到今天竟亲身来到这个神秘的组织。过去那些我饶有兴致破解的加密消息,一下子涌上心头,无数个好奇的问号在脑门上打转。据过去的小道消息,这个组织最初是鸣阳所创,最早出现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的黔州西南部。相传,鸣阳为了潜心研究,远离尘嚣,效仿明代儒家圣人王阳明,隐居于黔州龙场附近山林,其居住地称为“返古部落”。如今,龙场附近的自然保护区已成为返古派的圣地,每年前去朝拜的“信徒”依然络绎不绝。

不过,传言也有这么说的,鸣阳这么做,是为了做社会学实验,让被欲望填满的智人,恢复原始状态,为地球减压。

鸣阳有没有这么高尚的抱负我不清楚,但是历史的进程部分印证了这个说法。

在三十到四十年间,人类无止境的索取的对地球环境的破坏,的确导致环境的激烈“报复”。沿海浴场、都市上空等过去人类的欢乐场,逐渐演变为地狱一般的世界,杀伤力十足的紫外线毫无阻拦地穿过臭氧空洞,给生活在地表的脆弱人类以致命一击。在一篇异文中,鸣阳预言未来会有这么一天,智人需要重回山林、原野,过着类似新石器时代狩猎或农耕生活。

对于鸣阳这样孤立的行为,如何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组织,我从网络上获取的只言片语之中,只能猜到大概:组织的兴起,其实有些偶然。

三十多年前,不知是哪位好奇的媒体人或者探险者,将鸣阳在龙场的生活片段上传到互联网上,这种生活方式,被许多对都市生活感觉倦怠的人们,奉为逃避尘世烦扰的一种信仰,短短十年时间,出现大量拥趸。他们开辟荒山、回归农田,往往几十个志趣相投的人联络来到一起,找到一处风光旖旎,山水怡人的地方,组成部落,自称“返古部落”。

返古部落的首领最开始的时候可没有现如今这么小心翼翼,因为,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的行为并不违法。后来,部分人通过互联网大肆宣扬部落生活,让都市中的不满现状的人群视为救星,随后几年大量人群拥入,部落从一个小小的村落,逐渐扩展到全世界的丛林中。

返古部落的整个组织体系是在五十年代之后发展起来的,发展很快,也就十余年年。他们自认为已经跳出国际社会制定的规则之外,不服从国际社会的命令,经常跟国际唱反调,所以近年来被国际社会认定为非法组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