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一桩白骨案34(1 / 2)

由于已经在原地站了很长时间,加上老宣的体态又比较臃肿,他用衬衣当扇子,不住地扇那脸上的汗水。

黄若竹忙活了半天,最后也站起身来,无奈地摇了摇头。

老宣转过身来,拍了拍周正的肩膀:“年轻人,你立功的机会来了,白骨案,能学到很多东西的。”

“是又要排查无数人吧?师父,您的饼我可不吃。”

“话不能这么说啊,周正,我这么大年纪,白骨案都是没有遇到过几次。有了这次经验,你以后就是专家了。”

周正尴尬地笑笑,师父看来是在为他自己的躺平提前布局了。

不过,看得出来,这种时候,他的内心总是有些愧疚,毕竟他还没有忘记,给自己找个锻炼新人的理由开脱。

“师父,你说这跟大山脚镇里的杀人案,会不会是同一个凶手所为?”

“不好说啊,这俩人死得有点久了。目前看来,什么状况,都有可能。”

周正再次观察了现场,尸体发现的地点,距离最近的山路,都有500多米远。

两具尸体放置的位置,被低矮的树木掩盖,如果不是由于这次搜山,很容易被人们忽略掉。

这里是林场的边缘地带,根据周边群众介绍,由于位置比较荒凉,所以过去一直是乱葬岗。

遇到客死异乡的乞丐、早夭的儿童、无钱下葬的孤寡老人,周围村子的村民大多都拖到这附近,进行简单的掩埋。

久而久之,按照迷信的说法,都觉得这里阴气太重。

除了护林员以外,平时村民都绕着走。

所以,想必凶手就是看准了这一点,选择在这里进行杀人或是抛尸。

“师父,你感觉这是第一现场吗?”

“还是不好说,只有等技术科的同志们回答你这个问题吧。”

老宣对着黄若竹眨了眨眼。

现在的刑侦,已经跟他那个时代,完全不一样了。

“我记得90年代,我刚刚参加工作那会,有一次,去部里培训。”

“公安部吗,师父?”周正问。

老宣点了点头:“当时给我们培训的专家就说,我们那时候命案的破案率,实际不到60%。”

“60%?这么低?”

“你以为呢?所以那时候老刑警特别吃香,遇到大案要案,省上派下来个专家,我们都当神仙一样供着。”

“所以,那时候破案主要靠经验?”

“是的,主要靠经验。当时哪儿有监控录像、DNA这些技术啊?最开始要做DNA,还得送到美国去。”

“那您觉得,后来主要是什么原因,把破案率给提上去了?”

“当然是科技,这几年不仅仅是破案率提升,犯罪率也一个劲往下降。”

“那现在命案的破案率到多少了?”

“年轻人,没事儿多看看《人民警察报》,了解一下天下大势,99%往上。”

“我这不天天要出现场,扑在在案子上吗。老苟的周报,我都还欠了一大堆呢。”

“没办法,你们这一代人太多了,所以各行各业都卷,破不了案子,就只有人折腾人。周报,就是拿来让你装作自己很努力用的。”

“师父,咱们局,以前一直挤压下来没破的案子多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