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冯府鸣冤33(1 / 1)

我回府的第二日,不少官员和乡绅纷纷携礼拜访,整个冯府也没见过这么热闹过。李伯应付不过来,便将还在睡梦中的我叫起迎客,我见众人皆是热情,便让李伯吩咐厨房留这些人吃饭,这些人纷纷与我攀亲,还有人说在我小的时候还抱过我,我不觉好笑,也没点破他们,只知道他们定是想结交我好于万家攀些关系。我见这些贺礼,比昨日送王府的贺礼更为贵重,也没推辞照单全收,并让人记下所收之礼。

晌午时分,众宾客皆已入席,此时门口确传来了一阵哭喊声,我让李伯将门外之人打发走,李伯出去后便听得门外哭喊声更甚,我也有些好奇,究竟是谁在冯府门口闹事,便亲自出门查探。知府见状也随我一道来到府门,只见那人身着衣衫褴褛,一个劲的磕头跪在冯府前说道:“请大人为草民主持公道。”我不禁心想,这南昌府素来太平,乡邻友善何来冤屈一说。便对那人问道:“你是何人,为何来这冯府鸣冤,此处不是鸣冤的地方,若有冤情尽可去衙门告状,别在此地逗留了。”说完我拿出几两银子交给他,那人不收我的银子只是把我的手拽着,对我说道:“大人,小人实有冤情,官府不为小人做主,被逼无奈只得在此处鸣冤。”

我见那人实属可怜,便对他说道:“你且先起来,正好知县和知府都在,你有何冤屈且进来再说,跪在门口也不像话,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冯府仗势欺人。”那人一边磕头一边道谢,知县一脸疑惑,自己未曾见过此人便开口问道:“本官乃南昌县令,你有何冤屈,何故在此伸冤?”那人说道:“小人为丰城县人,只因丰城县知县与乡绅勾结加害胞弟性命,请大人明察。”知县松了一口气,此事不归自己管于是看向知府说道:“大人,此为丰城县案件,下官实难插手此事,还请大人定夺。”

知府也是犯难,心想道你一个丰城县的人跑到南昌县来状告丰城的父母官,属实有些过分,但因为丰城也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只得对我说道:“贤侄,今日本府借贵宝地一用,为丰城县令断个案子,还请贤侄行个方便。”我对此案件也有些兴趣,便说道:“大人只管用便是,有什么需要小侄定当配合。”

知府先是让知县去把丰城知县请到南昌县来,随后对那人问道:“现在你有何冤屈尽可说与本府听,本府定会为你做主。”那人听说知府审理此案,便说道:“小人的胞弟为了给卧病在床的母亲抓药,因家中清贫,拿不出钱,只得向同乡的王员外借了五两银子,等到还钱之日,那王员外让胞弟还二十两银子,小弟拿不出,王员外便收了小人家的房契,并将小人的胞弟活活打死。那员外为了逃避罪责,谎称胞弟是自己撞死的,然后给丰城知县送了一百两银子,丰城知县收了银子便将此案草草结案了事。还请知府大人为小民讨个公道,将那王员外绳之以法。”

知府说道:“仵作是如何断定的,究竟是打死的还是自尽的。”那人又说:“仵作和王员外实为一丘之貉,胞弟身上多处淤痕,却说是撞墙自尽的。”知府听后,命随行衙役将此人带至一旁看管,随后对我说道:“今日此举实属无奈,改日定当登门道歉。”随后邀请我一同去县衙审理此案,我遣散宾客后随着知府同往县衙。有些好事的乡绅也想看知府断案,便一同前往。

到了县衙,知府差人给我搬了个座位,我们就在这里等着王员外和丰城知县的到来。等待期间与知府聊起案情,知府对我说:“贤侄有所不知,本府见此情形多了,不能因有人鸣冤就定他之所述为事实,需等所有与此案相关人等一同在场,方可对此案有所定论。”我点点头说道:“大人明察秋毫,小侄属实佩服。”

两个时辰后,丰城知县与王员外匆匆赶来,先是对知府行礼,得知我是锦衣卫指挥佥事后,又对我作了一个揖。随后知府问及案件卷宗,那丰城知县便将先前结案的卷宗拿过来,卷宗上写着因瞒着家人借钱且无力还债,王员外上门收债时,羞愧难当故撞墙自尽而亡。我翻了下从案发到结案,仅用了两日,这个疑点颇多,怎么会在两日之内就能断清。同类型的案件至少需要三日取证,两日审理才能结案,很明显这个案件有猫腻。毕竟我无权插手地方政务,粗略看了一眼就放了回去。

知府有些犹豫的看着我,我说道:“大人可安心办案,无论结果如何,小侄绝不干涉。”知府得知我不会插手此事放心问道:“这供词仅一份,且佐证不足,仵作记录上是有多处伤痕,头部为致命伤,那么其余的多处伤是从何而来。”知县解释说道:“那都不是致命伤,他确实是自己撞死的。”知府冷声说道:“如果这些非致命伤为威胁其自杀所致呢,是不是也没有干系?”丰城知县连忙说道:“大人严重了,当时在场的有数位人证,只是那些人证不识字故而没有为他们准备证词。”

我听着这话越来越觉得不对,只能继续听他们分析案情。知县以人证没同来的说辞,要求明日再审。知府见天色已晚,便答应此事。因鸣冤者不是罪犯,所以衙门无权羁押,而知县和员外也属于朝廷官员,同样无法羁押,只能让他们各找位置歇息去了。我见状也不多逗留了,和知府说了两句便离开了。

不知道为何,每次回家后都能睡得特别死,这是在京都不曾有过的感觉。待我醒来都已经晌午了,我对昨天的案件并不关心,不过依知府的为人,或许能给那人一个公道。义父直到黄昏时分才回,回来时便对我说道:“今日咱听到一件奇闻。”我便问义父道:“连父亲都好奇的事,一定不常有,孩儿也想听听是什么事。”冯忠对我说道:“昨日不是有个人在咱家门口鸣冤么,才一个晚上过去,那人竟然改口了,还承认自己是想赚些银子使使,还被知府大人打了十个板子。”我纳闷的说道:“孩儿昨日给他银子打发他走的时候,感觉那人不像是讹银子的人啊,怎么会突然改口呢?”我心中突然有个怀疑,我怀疑知府和那丰城知县共同掩盖案情真相,好奇心驱使下便让李伯帮我把昨天的那个人找来,一般来说他挨了板子今日是不会离开南昌县城的。

没多久李伯便将那人寻来,我好奇的问道:“昨日既是鸣冤,又为何今日改口呢,难道是知县和知府威胁你?如有此事尽管告诉本官,本官自会为你讨个公道。”那人连忙道歉,并说道:“大人,此事皆因小人起了贪恋,想要讹那王员外一笔银子,还望大人能放过小人,不与小人计较此事。”我最近接触的犯人也不少,看他的样子似乎是有意替他们隐瞒事情的真相,便对他说道:“本官听闻你还有一个病重的母亲,可是因为她的缘故,所以你不愿出来指认他们?”

我见他不说话又说道:“看来是猜对了,他们是用你母亲威胁你撤案的还是给了些银两作为封口费撤案的?”那人马上哭着说道:“大人,小人也没办法啊,小人的母亲病重,若是停了药怕是没几日可活了。他们给了小人五十两银子,小人有了这笔银子就可以救母亲了,还望大人不要怪罪小人。”

我先前答应过知府不插手此案,便对这人说道,这里有五十两银子,你且拿去将你胞弟债还了去,大明律例没有人死债销一说,你先拿去,以免他们日后为难于你。你帮本官看着王员外和知县,将他们的罪行都收集起来送到冯府,本官日后再来收拾他们。那人又是一阵感谢,然后拿着银子就走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