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太子暴毙25(1 / 1)

万贵妃叫来梁芳,让他设计鸩杀柏妃,此事被汪直知晓后,连忙请柏妃更换宫中的宫女,梁芳见此计不成便又生出让柏妃死于意外的主意。汪直见时常有人要谋害柏妃,便向柏妃进言道:“娘娘即将为皇上诞下子嗣,此事后宫定有人欲加害于娘娘,请娘娘对皇上直言,劝皇上多添些宫女和侍卫。”柏妃对汪直说道:“本宫知道你的一番好意,但是本宫还未诞下皇子便让皇上添派人手,于礼法不和,此事日后再说吧。”

汪直见柏妃不为所动,便直接向皇上进言,汪直也不敢说是万贵妃欲加害柏妃,只因自己原是万贵妃推荐给皇帝的,若刚离开旧主便言旧主的是非,皇帝未必愿相信,甚至还会责罚自己。便对宪宗说道:“皇上,奴婢听闻这后宫常有活物死于非命,然宫中侍卫皆习以为常,奴婢认为定是宫中跑来什么野兽,就连柏妃娘娘遇见都是常有的事。”宪宗听完汪直的话,本也以为宫中进了猛兽,意图将侍卫调入后宫清理。细想之下,觉得汪直话里有话,便问道:“你说宫中常有猛兽,朕怎从未听万贵妃提起此事,莫不是你联合宫中的太监诓骗朕?”

汪直吓得跪地道:“宫中确有猛兽,还望陛下明察,只是这猛兽恐不喜有孕之人,故而常在柏妃宫中为祸。”宪宗听出了汪直的意思,知晓是万贞儿不喜柏妃有身孕,随后对汪直说,令柏妃晋柏贤妃,并增添宫女五十、侍卫三十皆由你亲自挑选,若柏妃和腹中胎儿有一丝的闪失,便将汪直问罪。

几个月后柏贤妃果然生下一个皇子,这是宪宗的第二个皇子,大喜过望还不到满月就立皇子为太子。汪直也替宪宗高兴,认为大明的江山后继有人了。宪宗念及汪直有功,便将汪直时刻带至身边侍奉自己,并大赦天下以贺上天赐给他这个皇子。文武百官纷纷称赞宪宗,认为是上天庇佑护我大明。然而万贵妃却因皇子被封为太子而心生怨恨,先是将梁芳狠狠地责罚了一番,而后宣万通进宫商议怎么将太子处死。两人商议未果,万通便将我叫来一同商议。

万贵妃见我后,觉得我与她投缘,又因万通的举荐,便认下了我这个干弟弟,对我说道:“本宫家中有姐弟四人,如今本宫新添一个弟弟,你年纪最小便唤你为五弟。”我谢过万贵妃后便对万贵妃说道:“小弟虽不知后宫之事,但对柏贤妃生下皇太子一事略有耳闻,今姐姐唤小弟进宫想必定是为了太子一事前来。”万贵妃听我说完也不和我兜圈子,对我说道:“本宫听二弟说你博览古今,懂得东西比本宫姐弟加起来还多,本宫让你想个法子既能除掉太子,又不让人看出破绽。”

我思索片刻便对万贵妃说道:“姐姐宫中可用木炭取暖?小弟曾听闻那炭火的烟大,幼儿受不了那烟味,会致幼儿生病。”万贵妃知道我想说什么,便对我说道:“本宫自是知晓那炭火的厉害,可宫中的太医又何尝不知,若是以炭火致太子病重,太医们有的是法子医治太子。”我不等万贞儿把话说完,又对万贞儿说道:“所以这些柏贤妃那宫中日日敞着窗户透气不是?”万贞儿说道:“那是自然,小弟想用炭火致太子于死地,此路断然是行不通的。”我笑着对万贞儿说道:“姐姐无需心急,容小弟细细道来。据古籍记载,小儿最不喜听猫叫,曾有多名幼儿因猫叫声而病亡。今小弟得知柏贤妃宫中四处通透,想那猫叫声会直入太子耳中,如此一来太子便命不久矣。”

万贞儿眼前一亮对我说道:“此事当真?”我点头应道:“确实如此,不过姐姐不可自行养猫,需让皇上下旨才行。”随后我对万通又说道:“小弟在国子监听闻城东的米铺与朝中大臣勾结,有囤聚居奇之意,二哥不妨带人抄了那米铺,并将粮食献与国库。国库粮食过多,定会招致鼠患,接下来的事便无需咱们亲自动手了。”万贵妃一听此计可行,便吩咐万通即刻去办。万贞儿又对我说道:“本宫那二弟也是不成器,平日里只知晓吃喝玩乐,朝中大事一点也不放在心上,日后你要替本宫多劝导你二哥,叫他不要胡作非为。”说完又从自己的收拾盒子取来一块玉佩交到我手上对我说道:“此乃本宫父亲贴身之物,如今本宫将它送与你,若你二哥不听你的,你拿出此物给他看,就说是本宫让他听你的话。”我见此物贵重本想推辞,万贞儿又对我说道:“本宫先前待汪直如亲儿一般,谁料到这厮忘恩负义辜负了本宫对他的栽培。你收下此物,以后你就是万家的人了,切莫学那汪直辜负了本宫一片心意。”

我跪下接过玉佩对万贞儿说道:“姐姐待我恩重如山,二哥待我也如亲兄弟一般,小弟定不会辜负姐姐和二哥,更不会有负于万氏宗族。”万贞儿听后满意的对我说道:“这就对了,快起来待日后本宫向陛下替你说些好话,让你早日入朝为官。”我听到入朝为官后便对万贞儿说道:“小弟听闻姐姐的族侄万安刚入内阁,如今皇上虽将他升为礼部尚书,但他手中并无实权,姐姐不妨先让他换到其他的部门,他也好为姐姐更加卖命。”万贞儿想起万安对我说道:“那人的功利心太重,先让他在礼部好好磨炼一番,至于换部门的事以后再说吧。时候不早了,你且先回去帮你二哥一起去办差去吧。”

当我走出皇宫时,心中有些苦闷,心想道自己这般到底是图什么,虽说万家富贵满门但身边都是贪财好色之徒,就连巴结自己的都是见利忘义的小人,也许今日的富贵将会成为未来的祸事。别人家的孩子在自己这个年纪都是苦读圣贤书,而我却做些动摇国本祸乱朝纲的事,未免有些辜负了师父的教导。想起师父,又觉得自己做这些没有错,做这一切也算是为师父报仇了。

不出月余,宫中便传来太子暴毙的消息,万通包下酒楼说是要为我庆功被我拒绝,我对万通说道:“二哥今日此举若被东厂的人知晓,这些人定会将此事怪到二哥的头上,二哥既已经包下酒楼便请天下士子为太子服丧,洗清自己的嫌疑。”万通听言,便为太子在宫外设置灵堂,让我请国子监的学子前来,他自己就去请朝中官员在此处为太子服丧,并规定凡为太子服丧者皆可在酒楼随意吃喝,无论是百姓还是士族子弟皆可前来。城中百姓听闻太子驾崩的消息,本就怀疑是万贵妃做的手脚,但又听说万贵妃的弟弟在城内为太子架设灵堂,邀天下人祭奠时又觉得此时未必和万贵妃有牵连。

宪宗听闻万通在城中为太子私设灵堂,并让百姓吊唁一事甚感欣慰,又听说城中百姓几乎都有前往认为都是万通的功劳,又对万通进行一番褒奖。万贞儿见太子已死,柏贤妃在宫中没了依靠,便让梁芳对柏贤妃下手,将其勒死在宫中并伪装成柏贤妃受不了丧子之痛想不开自尽身亡的假象。宪宗先是经历丧子之痛,有听闻柏贤妃自尽觉得事有蹊跷,便命梁芳彻查此事。梁芳自然不会多说什么,只是让万通将伺候柏贤妃的所有宫女都下了昭狱。宪宗听闻没有收获之时,龙颜震怒下令处死这些伺候柏贤妃的人。而汪直似乎看出了其中猫腻,但皇帝已经下旨便不敢生事,也没将自己的猜测说与宪宗听,不久后此事便草草收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