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汪直得宠(1 / 1)

成化三年春,宪宗收到奏报称苗民起兵反叛,心里大为恼火,自登基以来且不说边关之患,就在治下的叛乱犹如雨后春笋般自各地而起。去年靖州的苗民反叛,已经派李震镇压,就连首领苗虫虾都已然伏诛,为何还有不听话的苗民。现如今武冈州、沅州、铜鼓卫各地的苗民如野火燎原般声势浩大,遂下旨令李震再次率军前往镇压。

宪宗下朝后,直奔万贵妃的昭德宫,进昭德宫后便对万贵妃大倒苦水。宪宗对万贵妃的宠幸程度超过了所有人,在宪宗眼中,万贵妃就是唯一的精神支柱。宪宗对万贵妃说道:“朕这个皇帝虽然看起来高高在上,实则有太多的烦心事,自朕继位以来,又是天灾又是民变的,咱们的皇儿也夭折了,朕莫不是有天大的罪过,现在朕身边除了你就没有可以相信的人了,这些话只能关起门说与你听。”

万贞儿听了宪宗的话后先是号哭了一阵,又道:“只怪咱们的皇儿福浅,赖不着陛下,陛下无需自责。先祖有言,后宫不得干政,陛下前来只管歇息便是,不谈国政。”宪宗听后道:“那是对别人,你有什么想法只管说,朕听着就是。”万贞儿自幼长在深宫中,并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变成什么模样,随后便对宪宗说道:“臣妾久居深宫,不知现天下之事如何,不过臣妾此处有一人或许能帮陛下排忧解难。”宪宗一听,随后问道:“何人能入得了爱妃之眼,且唤他过来。”

万贵妃便将守在门口的太监唤进来,随后对宪宗道:“此人名汪直,陛下别看他年幼,他办起事来还是让人放心的,是个体己的人。”宪宗有些好奇,到底是何人能让万贵妃有如此评价,随后让汪直抬起头,看了一阵后恍然大悟道:“你可是前年那大藤峡的罪民后裔,朕记得你,真当是观你伶俐让你来这昭德宫当差。”汪直又将头埋在地下道:“万岁爷说的是,奴婢蒙万岁爷厚恩,领了这个差使,奴婢叩谢万岁不杀之恩。”

万贞儿道:“汪直你且先起来说话。”汪直见宪宗点头随即道:“谢万岁爷,谢娘娘。”宪宗问道:“你既然从小生在大藤峡,你可知大藤峡的那些反民为何要造反?”汪直回答道:“因为天灾导致地里长不出粮食,家族有个德高望重的族老便要求奴婢全家造反,奴婢的父亲本不同意,他们便以奴婢的母亲作为要挟,迫使父亲造反。”宪宗听后点头说道:“先前听万贵妃所言,你对这些反贼有惩治之法,不知是何方法。”汪直道:“奴婢为后宫中人,本不该妄议朝政,今万岁爷问起,奴婢不敢欺瞒万岁。”随后又道:“万岁爷先前一味地杀这些反民作用不大,在奴婢老家大藤峡皆因左副都御史韩雍将峡中大藤全部砍断改名为断藤峡,自有断藤峡以来,峡中反民皆已化为顺民。其原因为断藤峡使得反民无藏身之地,故而暂时顺从,过些时日这些反民定会再次聚集成为反民对抗朝廷。”

宪宗听到此处不禁对眼前的宦官高看一眼,原本以为汪直小小年纪能懂什么,只是万贞儿找一人来安慰自己罢了。只听汪直又道:“这些反民皆因久居边关,与蛮夷相处甚密,故而不服王化。万岁爷若碰到反民再次造反,可直接焚毁其房屋土地,让反贼无安身之处。届时反贼要么流向内地,要么投奔蛮夷。内地官员只需稍加安抚,便可将这些反民化为真正的顺民,而投奔蛮夷的那些反民带去的是我大明王朝雷霆手段,也不会轻易骚扰边疆。如此一来万岁爷最多三月便能彻底平息边民作乱,并且可保边境十年太平。”宪宗听后,觉得汪直说的似乎有些道理,在昭德宫歇息一日后便将退敌方针传旨告知李震。

待宪宗走后,万贵妃对汪直道:“本宫在这深宫之中,对宫外之事一无所知,若陛下能采用你的谏言并平定反贼,你则是大功一件,本宫自会为你向陛下请赏,你只需专心为本宫办好差使即可。”汪直听后先是一愣随后跪下道:“奴婢多谢娘娘厚爱,他日无论何时何地,奴婢都是娘娘的马前卒,若日后谁胆敢中伤娘娘,奴婢就算豁出性命也要捍卫娘娘尊严。”万贞儿道:“本宫自是知道你忠心,日后有的是用得着你的地方。”汪直又磕了几个头便退下了

李震收到圣命后便命令全军,所到之处无论是房屋还是田地皆损毁,两月之间便平定了苗民之乱,焚毁寨子八百余处,屋舍一万三千余间,地窖三千余处,缴获稻粮三万四千余石。杀敌两千一百余人,俘虏二百五十余人。捷报传到京师后,宪宗大喜,第一时间将次消息告诉了万贞儿,万贵妃听言也很高兴对宪宗说道:“此番得胜全赖陛下天威,使得我军如有神助。”宪宗道:“此次平定苗民,爱妃当得首功,是爱妃献策才得此大胜。”万贵妃说道:“陛下若要赏赐便赏赐给汪直吧,是他向陛下献策,当得首功。“宪宗随后道:“依爱妃所言,朕应该如何赏赐汪直呢?”

万贞儿道:“汪直尚且年幼,不可委以重任,以免朝中大臣有所非议,不如陛下给他个养马的差使,他若办得好日后再行封赏如何?”宪宗听完便道:“爱妃言之有理,那朕封他个御马监太监,爱妃以为如何。”万贞儿笑道:“一切皆由陛下做主。”

汪直等宪宗走后对万贵妃又是感激又是表忠心,万贵妃道:“此番说服陛下给你个差使,你可要知道这可是个肥差,切莫中饱私囊,你要多和大臣们亲近,有任何事先向我汇报。”汪直说道:“这全是娘娘与皇上的恩典,奴婢定当好好办差不负娘娘厚恩。”随后万贵妃道:“近来本宫这昭德宫未免有些空荡,你且去给本宫寻些玩意来装饰下这昭德宫。”汪直心领神会,知道这是万贵妃缺钱了,随后道:“娘娘放心,奴婢定当寻些稀罕物来献于娘娘。”万贞儿点点头便对汪直道:“外面遇到棘手的事你记得说与本宫听,本宫自会为你做主。”听到万贵妃的话后,汪直更是一个劲的磕头谢恩。

三日后汪直开始为宪宗养马,大臣都知道汪直是万贵妃宫里出来的宦官,皆因万贵妃受宪宗宠幸而纷纷结交汪直,每当遇到棘手的事情便带着厚礼拜访汪直,汪直也照单全收献于万贵妃。并将大臣的苦恼说与万贵妃听,万贵妃收了好处便时常在宪宗跟前吹枕头风,致使宪宗宽恕犯事的大臣。至此以后,汪直在宫内便声名大振。汪直也清楚自己的地位全仰仗于宪宗宠幸万贵妃,求得出宫权限后,便经常从宫外带些稀罕物孝敬万贵妃。为了不让万贵妃受人争议,开始把关收受大臣的贿赂。凡是犯重罪或是有命案在身的官员行贿,一律逐出,并请示万贵妃让万贵妃说与宪宗听。

宪宗听闻后自认为汪直的差使办的不错,不仅认真养马,还能洞悉大臣的罪状,于是给汪直特权凡有事无需通报便可直接面圣。再后来凡有想升迁的官员必定进京贿赂汪直,而身负重罪的官员对汪直恨之入骨,时常弹劾汪直僭越和受贿之罪。宪宗清楚,汪直收受的贿赂全部给了万贞儿,自己不留一丝一毫,不仅没有给汪直降罪,还时常褒奖赏赐,让万贞儿高兴。万贞儿得悉此事后,便与大臣来往更加密切,凡有事上奏必先说与万贵妃听,请万贵妃定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