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夔州之谋(1 / 1)

李贤回京后,收到家书,得知父亲病故,奏请丁忧并上疏称:流匪中以刘通为首,次为石龙。若圣上能一手打压刘通,一手招抚石龙,离间二人关系则叛贼内部必生嫌隙,日后便可一举拿下。李贤原本想的是招抚刘通,打压石龙,毕竟刘通只是一介莽夫,比石龙好招抚。后调查得知,刘通为谋害父亲主谋,且当时石龙并未与刘通一道,故有些许私心。

第二日宪宗召见李贤道:“朕昨日听闻你父病故,深感惋惜,本欲准你丁忧。奈何现如今多方纷乱,流民四起正是朝廷用人之际。故而夺情,让你替朕办一件事后准你丁忧。”李贤伏地道:“臣感念圣上厚恩,定不负圣上所托,还请圣上示下。”宪宗道:“卿昨日所奏流民一事,先前朕已派遣朱永前往荆襄剿匪,却不知遣何人招抚石龙。朕苦思良久,无人比卿更为合适,故卿切不可推辞。”李贤原本想举荐的人都想好了,被宪宗先一言堵住了无奈道:“臣愿往,谢圣上厚恩。”

大昌府衙内,石龙看着李贤遣来的传令官道:“来使可速回,报你家大人,招抚一事可议,地方由我们定,三日后在大昌城西十里的那个凉亭。”待使者走后,李原与石龙道:“国师,我等真的要降于朝廷?我等降了倒没什么,就怕大王不答应,我们皆可降于朝廷,唯独汉王不可。若他日朝廷命我等攻打汉王,岂不是同室操戈?”石龙摇头道:“远不止这些,朝廷借刀杀人,让我等投降,却不听招抚汉王一事,朝廷想让我等与汉王厮杀之际趁乱连我等一同斩杀。”

随后石龙又道:“降是万万不能降,汉王昔日为请在下下山,不惜劫掠了李贤老家,致使李贤父亲病重。依李贤之意,断然不会真让我等归降,而是利用我等对付汉王。待用完后,我等已无价值,届时必会对我等痛下杀手。”李原有些不解问道:“国师既然不愿归降,何苦与那来使带话,方才将他斩杀于府衙辕门之外即可。”石龙严肃对李原说道:“李将军莫要误会,眼下吾等需要时间,若能与李贤谈判便能增加吾等进攻夔州府的机会,将军可乘李贤谈判之际与王将军合并一处,火速袭击击夔州府,届时只待将军得胜,吾等便可将朝廷使者杀之殆尽。”

李原听后便道:“依国师所言,我将何时发兵前往夔州府?”石龙又道:“将军可早做准备,待我拿到朝廷给的招抚文书,着快马送与将军,将军可凭招抚文书诈开夔州城门,而后将军可将夔州府收为囊中,我等便凭借夔州府抵御朝廷。”李原道:“事不宜迟,在下即刻启程,愿国师早日拿到文书。”

三日后,石龙只身一人前往谈判,只见李贤带着数百将士严阵以待。随后李贤问道:“先生好胆量,某原以为先生会带大批军士护送,岂料先生敢孤身前来让李某佩服的紧呐。”石龙淡然一笑道:“既是招抚,石某自当拿出些诚意来,若是带军士前往,岂不显的石某缺少诚意?”李贤笑道:“先生此言在理,不过先生可想过若李某拿先生的人头献于圣上可是大功一件,难道先生不怕么?”石龙放声大笑道:“李阁老说笑了,阁老若要取在下这颗头颅尽可拿去,不过朝廷失些脸面罢了。借着招抚之名擅杀归降之人,不知日后这天下有多少人会相信朝廷,且阁老可看清楚这四周皆有我的伏兵。”李贤环顾四周,发现附近有人影走动后道:“先生可真是好算计,只身前来却暗藏伏兵,逼得本官不敢痛下杀手。”随后石龙道:“今日在下已拿出诚意,不知阁老打算如何安置我等?”

李贤拉着道:“三日前,本阁老得知先生愿率众归降,连夜上疏禀明圣上,奏请圣上封先生为百户官,仍旧统领本部兵马,不知先生意下如何?”石龙伏地叩谢道:“在下深感阁老厚恩,定当结草衔环以报,若日后有用得着在下的地方,在下定当粉身碎骨万死不辞。”李贤笑道:“先生请起,想必先生的任命能在五日后能收到,届时再谢也不迟。”

宪宗手持李贤的上疏,思忖良久便颁布招抚旨意:朕念及尔等受贼酋刘通蛊惑,实乃不得已而为之,今迷途知返,朕心甚慰,即日起任命石龙为百户官兼云骑尉,统领本部兵马,出兵讨伐刘通。

五日后石龙收到任命书,便将李贤等人请进大昌县衙,假意开始调度兵马遣快马带上委任状前往巫山县随后对李贤道:“李阁老,下官已筹措两百万石粮饷,已从巫山运往此地,奈何连日阴雨加之山路难行,故耽搁些时日。不出三日,粮草必定送达。”李贤似乎看出些端倪,转头对石龙道:“本阁老使命已完,即日便回京向圣上禀明此事,就不多叨扰了。”石龙当然不会放李贤回去,随即将李贤软禁起来,对外宣称李贤没来过大昌,想多逗留几日,领略大昌县风俗人情。随后自己就直驱巫山,与李原王彪汇合。

李贤的随从得知消息后,便设法买通府衙守军,连夜将李贤救了出来。李贤出大昌直奔京都,将石龙假意受降以及囚禁自己一事报于宪宗。宪宗接到李贤的奏报大怒,让李贤回去丁忧,并下旨给朱永,命白圭领五万精兵,剿灭石龙。

此时的朱永刚醒不久,便收到宪宗旨意。在驿馆内叫来王恕与白圭道:“先前我等过于大意,让贼人才有机可乘,本官现在身体抱恙,不宜出现在将士面前。你等需对外称本官因水土不服,偶感不适,命王将军接替本官统领军务,以灭刘贼。圣上旨意让白尚书领精兵五万,即刻前往大昌讨伐石龙。”

白圭领五万兵行至大昌附近,命军士藏甲化为流民,直至半夜突然攻城,一日之间便拿下大昌,正感得意之时,却听闻石龙已经用委任诏书诈开夔州城门。白圭料到,贼军兵力不足,不会同时占据夔州与巫山,令全军直奔巫山县。不出三日,巫山县便被拿下,摆在眼前的确是更大的麻烦,夔州城久无战乱,城高难登,城厚难破。率军前往夔州,在夔州城外五十里处安营扎寨。

夔州府府衙内

李原与王彪为下一步战略争执不下,李原认为坚守夔州城,吸纳更多的流民,以此来对抗朝廷。王彪却认为应向西南扩张,一举拿下成都府,然后以成都府为根据,积蓄力量发兵北伐。只有石龙一言未发,他知道以现在流民的声势做到如今的地步已极为不易,每取一座城池如蝗虫过境,百姓虽痛恨官军,但更痛恨他们这些人。于是对李原和王彪道:“二位将军,在下有一言说与二位将军听。其一,我等军纪不严将士入城后,放纵军士烧杀抢掠,百姓对我等必定恨之入骨。其二,此间周围多为高山,极易躲藏多数百姓藏于山中。其三,朝廷兵多将广,以举国之力围剿我等,我等必败。”石龙又道:“如若二位将军信得过在下,在下有一计相告。”

李原与王彪从未见过石龙如此神态,便问道:“国师所言,吾等定当遵从。”石龙犹豫半晌道:“烦请二位将军带上所有的粮食前往深山之中,每遇百姓皆与之分食。此间百姓民风彪悍,若将军施恩于他们,他们定能为将军们所用。我等早晚会兵败,届时吾等只有死路一条。二位将军,先将部分粮食分于百姓,其余的尽可带走。待下次流民四起之时,二位将军再振臂高呼,定能引各地流民来投。届时将军们定能统领百万虎狼之师,一举推翻暴政,恢复大汉荣光。”

李原道:“既如此,请国师随我等一道入山。”石龙苦笑道:“你二人率众逃至深山,官军定不会追来,若我与你们一道,官军必定赶尽杀绝。故而我留守城中,也可为二位将军争取时间。吾还有一言相告,今日入山不必以汉王名义,以二位将军名义广结善缘,他日定能有一番收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