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白圭献策(1 / 1)

白圭进入府中,扫视众人后高声道:“白某奉抚宁伯之命前来襄助于将军,今将军迟迟未动,可有养寇自重之意?”王恕怒道:“本将一心忠于朝廷,白尚书此言未免言重了,若尚书此行是为助王某剿灭流匪,本将自当以上宾待之。如若白尚书是兴师问罪,则大可不必,王某即日将近些时日的军务以实情禀明圣上,一切自有圣上定夺。”

白圭冷笑一声道:“若非王将军迟迟未动,抚宁伯何故遣在下前来督军,此乃抚宁伯手令,请将军看仔细了。”说罢白圭从取出一封信,径直走至王恕身前,趁众人不备,将指缝字条握之掌心,一并交与王恕。王恕接过信件,摸到字条后,将字条藏于袖中。随后对白圭说道:“既是抚宁伯之言,吾自有一番交代,不劳白尚书担忧。想必尚书此行劳顿,还请尚书大人自行前往驿馆歇息,军务之事明日再议。”随后也不顾白圭,自顾自的走向后院。众将见此情形,纷纷怒斥白圭,声称抚宁伯不知兵,竟让一个搞工事的人前来督战。白圭也没理会众人,直接出门回驿馆去了。

王恕走到后院对侍从说道:“给本将取些酒来,这个工部尚书好生无礼,竟敢对本将指手画脚,待我得胜而返,定要参他一本诬陷忠良之罪。”侍从走后,王恕取出字条,只见字条写着八个字‘今夜三更,驿站后门’。随后将字条收起,不禁想着白圭应该是有话需与我单独说,见其今日态度,倒不像是与我商议对策的,更像是抚宁伯兴师问罪的。既如此,晚上便去会会这白圭,看他到底有何事说与我听。

白圭到驿馆后,便对随行侍卫说道:“尔等皆是忠善之辈,人定以后请尔等看好后院,今夜会有贵客前来,如有人从前门进后院,不论何人皆关至柴房。后门由吾亲自守着,待吾与客人进屋后,再守住前后,不放一人进来。”而后白圭便去歇息去了

至午夜,白圭叫来些酒菜,一个人等待王恕的到来,直至二更时分,来到后门,对侍从问道,此间可有人进来过,侍从答道:“仅一小厮起夜,被带至柴房。”白圭点点头,便不再理会。直至三更,后门发出咯吱的响声,只见王恕一身便衣只身前来。白圭来不及行礼,将王恕带到房间道:“还望将军恕罪,此番实为不得已。吾已备下酒菜,向将军赔不是了。”王恕见白圭此番,原本的怒气也散了几分道:“不知尚书深夜请本将来所为何事,不仅仅是吃酒吧。”

白圭笑道:“若非无奈之举,又怎会请将军深夜前来,实为将军身边有小人耳。”王恕惊道:“不知尚书大人何出此言?”白圭道:“将军此番奉旨剿匪,可曾发现诸事不顺,无论有何动作,皆被流匪提前察觉。”王恕疑惑道:“确有此事,尚书此意为我军中有流匪细作?”

白圭道:“正是如此,将军此行皆为贼人洞悉,吾有一策,可使将军扫清奸佞,生擒贼酋。”

“愿尚书大人赐教。”

“贼酋刘通敢在此处称王,必会收买城中百姓与之报信,府兵多为城中之人,其家眷或有与流匪勾结。待明日,将军拟定计策,后下令封城。吾将在议事处与将军争执一番离去,将军可遣侍卫在城门暗中守卫,凡有闹事出城者,一律按通敌罪论处。而后吾遣侍卫化为平民乘乱出城投奔刘通,届时将军只需按侍卫留下的断树标记可查抄刘通老巢。届时大批流民群龙无首,流匪可抚可镇皆随将军心意。”

王恕来回踱步道:“此计可行,便是有些委屈尚书大人了。”白圭叹息道:“朝廷近些年,内忧外患,吾等皆为人臣,当思忠君报国为圣上排忧解难。若此间事了,便可还朝廷太平,与民养息复现大明之荣光。”又道:“将军可速回,以免贼人有所察觉”王恕应了一声便离开了,王恕走后白圭叫来冯喜道:“明日你化为平民,跟上乘乱逃出的平民,待找到流匪后,你化名为刘长子混入流民中,取得流匪信任,寻到流匪老巢。沿途以断树枝为指向,为我大军指路,待大军得胜之时,吾将为你请功。”

第二日,白圭来到议事大厅,就听王恕意图招抚这些流民,以散尽府衙钱粮为流民搭建粥棚。白圭怒斥道:“王将军,圣上遣将军前来是剿匪,不是接济流匪,若按将军此法,大军不出半月便会断粮。若无其他补给,流匪没有食物依然会作乱,届时大军也无法镇压。不知将军该如何向抚宁伯和圣上解释,亦或者将军率军投降刘通做那流匪的二大王?”王恕听后便令手下将白圭轰了出去,白圭出去后奔向城门。王恕也依计行事,下令封城。

此时城门一片混乱,府衙无故封城,便有平民质问守城士兵,随后大批百姓上前来,冯喜乘乱便混出城去了。白圭目送冯喜出城默道‘此行必然凶险,若你能平安归来,吾定你做个将军。’府衙内,王恕也开始做了谋划,令大军前往城门守住,已经出城的百姓也不再追究,只是不许一人进城。

此时冯喜跟上此前逃出城门的百姓,不一会就发现几名衣衫褴褛的人与之交谈,便料定此人定是通敌之人,便踩断树枝做为记号。随后一路尾随这群人,直至流民多了起来便躲在暗处将身上弄脏,然后凑上去与流民交谈道:“我有要紧事情告知汉王,请诸位好汉引荐一番。”这群人警惕的看向冯喜,其中一人道:“你是何人,有何事禀报我家汉王,如实招来,莫不是官军派来的细作。”冯喜道:“小人名唤刘长子,是城中一名驿馆的小厮,昨夜小人起夜,不料撞到城中两位狗官密谋,将小人毒打了一顿,还将小人丢进茅房。小人久闻汉王贤明,今日欲投奔汉王,苦于找不到门路,直至今日偷跑出城,还望诸位好汉引荐一番。”

几人低声商议一番后道:“我等将你带到军师处,若你有半句虚言,我等定叫你死无全尸。”冯喜一听,心中窃喜表面诚惶诚恐道:“小人并无半点虚言,若他日小人得势,定不会忘记诸位好汉引荐之恩。”不多时,这群人便将冯喜带到一处寨子,军师允天峰听闻此事后怒道:“此人定是官府派来的细作,直接打死便可。”众人听后,正欲动手只听冯喜道:“军师,我诚心来投,军师何故杀我,若如此以后谁还敢来投奔大王,还望军师明鉴。”

允天峰顿时来了兴致道:“那你且说说,让我如何信你是诚心来投?”

冯喜道:“小人昨日听将军们密谋,将军要假借施粥之名,杀戮我等无家可归的平民。待施粥后,便都请于城中杀掉。若军师不信,可遣人探听一番可有此事。”

允天峰皱眉道:“且将你绑起,本军师亲自带人探查,若你所言非虚,本军师亲自向你赔罪,并奉你为上宾。若你有半句虚言,此处将是你葬身之地。”说罢允天峰便带了些人出了寨子

三个时辰后,就听到允天峰道:“快去准备些酒肉,我要与刘兄好好赔不是。”然后看着被绑起的冯喜解着绳索道:“刘兄啊,非我过于谨慎,而是官军向来狡黠,不得已才如此,今日我将为你接风,让弟兄们认识一下。”冯喜舔嘴道:“军师谨慎些也无妨,只要不耽误军师和汉王大业,这点事都不算什么。”允天峰大笑对众人道:“从此以后,刘长子便是我兄弟,尔等需好生待之。”随后对冯喜道:“还请刘老弟莫要见怪,将昨日探听之事悉数告知。”

冯喜就此混进了流匪巢穴,想着五日之后大军将派兵围剿,必须抓紧时间悉知刘通的老巢道:“久闻汉王贤名,得见汉王乃我生平夙愿,不知军师可否为在下引荐一番?”允天峰点点头道:“这是自然,三日后我正有事与汉王商议,你也随我一道前去。”冯喜胸中的石头终于落地,此行的任务也算完成一大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