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1 / 2)

  然后再说郡县制和分封制,大秦覆灭的几点原因里面有一个就是六国余孽蠢蠢欲动,那为什么六国余孽不安分呢,因为没有分封制了,没有爵位可以安抚他们。汉朝的做法是把分封制和郡县制一结合,既保证诸侯安分守己,又能保证后续有新血液有新盼头,不谈这个制度后续的弊端,但是肯定不会像某些废物只苟三年。扶苏如果愿意继续郡县这个非常依赖君主个人才能的方案,那他的才能应该也能撑一阵子,也许他的后代能再出一个不世的天才,给大秦续个大的呢?如果他想要选择分封制,那可能也就是多少年后再重现春秋战国的争战,只能说是给秦续了命,但没有续了魂(此外扶苏对分封制的支持这一论点也并没有史料依据,有待考证)。还是说有此外第三种可能我们不得而知,所有这些也都只是后人的猜测。这一片空白我们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小说里笔者还是想创造一个没有遗憾的世界,用直播系统给他们每个人加点不一样的变化!人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改造的,有直播系统的冲击,希望扶苏或许会有一个不一样的未来。毕竟真正的扶苏,只能永远留在了上郡。

  当然这些都是笔者一些浅薄的见解啦,抛砖引玉~

  ps:有没有人发现我换封面了!新封面是不是很可爱!我快被这些团子可爱昏了(爬行)(尖叫)(继续爬行)

  第7章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秦始皇陵之大堪称一绝,万千宫室,峻宇雕墙,每一个来到秦始皇陵博物馆的游客都会被这样波澜壮阔的图景所震撼。

  这样一座空前宏伟的地下陵墓也深刻地反映了秦始皇本人对始皇帝名号的自信和永生的愿景。

  对秦始皇的批评古往今来堪称汗牛充栋,尤其是后世的封建儒生们,往往将他评为最残酷的暴君。这样的评论是带了鲜明党争立场的,是西汉的儒生为了抹黑前朝,以此美化本朝统治正当性的夸大之言。

  要想公正的评判,要注意到人物的两面性。首先要直面嬴政身上“暴君”的一面。

  秦朝人口现在一般预计在两千万到三千万,按照当时的人口结构,青壮年男性约为五百万。

  让我们数一数嬴政在征徭上都做了什么,前有王翦三十万大军灭赵,后有蒙恬六十万大军,再加之修万里长城,铸阿房宫的一百五十万民工。

  把这些都加在一起,便已是二百四十万青壮男子,几乎占了可用人口的一半,由此可见徭役之重。

  尽管嬴政的这些抉择让秦国拥有了一支战无不胜的强军,和飞速成长的建筑技术,但是重役的后果就是苛税。

  养多少工就要种多少粮,这批巨大的财政压力自上而下均匀地压在每一个贫困百姓的头上。反观后来的每一个盛世,无论是汉武帝时期,还是大唐贞观之治,都是修生养息后遇上风调雨顺,财政充足到粮食都要溢出粮仓,雄厚的积累让他们拥有无限的可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