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知县的社畜日常43(1 / 2)

李青云一直觉得,使命,责任,精神这些品质,在做大事的时候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没有高尚的思想觉悟,和充沛的精力,大多数人都会在累如烟海的工作中选择躺平,摆烂度日。

说实话,做一个知县其实不累,但做好一个知县的工作,那就相当累。

作为地方的一把手,县里的百姓要吃饭,要就业,要发展,这些担子全都压在知县一个人的身上。

县也有分级,以缴纳田赋的多寡为差,把县划分为上中下三等。

淳安毋庸置疑是上县,李青云一家花钱托关系才顶上这么一个肥缺,如果干得好,仕途一片光明。

但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

作为上县,淳安每天簿书成堆、词讼纠缠众多,同时也是明代课税多的地区,赋税之重,甲于天下,素来被认为是繁剧难治且好争讼。

公署忙碌,公座劳累。

举凡财政、司法、治安等各个方面的繁杂事务,都集中于一个小小的县衙。

面对地方的司法词讼、钱粮谷簿、人情往来,工作劳动强度大,一点清闲都没有。

你以为当了知县就是整日游山玩水,文采好点的写一篇《醉翁亭记》,但事实上的知县是俯首案牍之劳行,一个大大的社畜。

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做不了一个好官的。

只是掌管百里之地的官员就已经这么累了,很难想象,那些一心勤政,不假于外人之手的皇帝会有多累。

这也大概是为什么朱元璋和雍正这么出名的原因吧。

靠着勤劳和能干,在一众皇帝中杀出重围。

不过最终也因为太勤勉,而早早累死。

晨起鸡鸣,只睡了两个时辰的李青云起身由下人服侍着洗漱完毕,吃完早饭后就要去承发房画押签到进行点卯。

简称打卡上班。

知县有特权,但为了肃清风纪,李青云必须做好榜样。

签押房里,李青云审阅今天的公文。

郑泌昌何茂才两人承诺的粮米终于运到了淳安县。

被关了几十天的方二牛终于得见天日,脸上的表情不哭不笑,只剩下麻木。

待他回到杭州,迎接他的不知道是什么命运。

他的命运,李青云并不担心。

方二牛只是一个小人物,一个在指使,最后在大漩涡中身不由己的小人物。

他的供状能起到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取决于利用他供状的人想要做到什么程度。

有,和没有,是两个概念。

如方二牛在李青云眼里是个小人物一般,李青云在浙江,内阁的兖兖诸公中也是一个小人物。

能做的事都很有限,做出来的事能不能被人看到也完全取决于身后的那些人。

这些东西在现在叫靠山,在后来,叫政治资源。

李青云现在的靠山有清流一派,还有立场不明的胡宗宪。

这几天他也从胡宗宪那里获得了准信,代表着胡宗宪同意了他与海瑞共同制定的改稻为桑议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