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表态决议77(1 / 2)

嘉靖此时的反应其实是出乎吕芳意料的。

因为在他看来,奏本里的供词最严重的应该是审讯官背后,也就是清流的态度。

海瑞的态度是否代表了清流的态度?

清流是不是已经狂妄自大到除了严党外,还要对宫里面的人动手了?

但嘉靖此时居然都没在意,反而问他杨金水的法子可不可行。

吕芳思虑再三:“织造局未有与朝廷当地属官合作的先例,况且这李青云年岁尚小,沈一石家产所涉干系甚大,应该谨慎思量。”

吕芳这番话是在退让,用退让试出皇帝的态度。

因为皇帝问他意见,很多时候并不是在问他意见,而是一个说下去的由头。

如果真要议事,又何必在道醮精舍这样的场合,又何必仅仅他一个秉笔太监。

这件事,吕芳说了不算,皇帝才有最终决定权。

只是在决定的时候会考虑一下三方的态度。

“年纪小怎么了,年纪小有年纪小的好处,甘罗十二岁拜相,霍去病二十二岁封狼居胥,年纪小的人自有一股冲劲,敢做平时不敢做之事。”

嘉靖举了两个例子,反驳了吕芳的话。

话里的意思并不是拿李青云和甘罗霍去病相比,而是表达了自己认可李青云这个方法的态度。

吕芳自然听得懂,心有喜意,嘴上却说着:“万岁爷太看得起这个李青云了,甘罗霍去病哪个不是人中龙凤,天纵之资,李青云二十有余,不过区区一个知县,前些日子还因为改稻为桑的事,为难朝廷。”

嘉靖捋了一下胡须:“对朕而言,甘罗也好,霍去病也好,他们总是是人中龙凤,但终究已经化为尘土,我大明朝需要的不是书里的甘罗霍去病,需要的是确确实实能给大明朝出力的。”

“这个李青云也没有你说的那么不堪,前些日子虽然为难朕,但是念他所治的县受了灾,就不追究了,眼下淳安建德不仅都治好了,还能有盈余的钱上缴国库。”

“他也是个得力的,得力的人就应该做多点事,免得有人背后议论我大明一朝有才智不能施展。”

嘉靖一番冠冕堂皇的话,明显是被账册上红滚滚的利润打动了。

那张名单,就是一张废纸。

那些个供词也只是个小麻烦事,政不由己出,都交给下面的人去办、去争。

做错了,责任永远是下面的。万允万当,不如一默,最后推一个人出去顶罪就是。

那个账册,一下子抓住了嘉靖最迫切的点。

如果真按照上面的利润来,自己那刚烧掉的宫殿过不了多久就有钱可以修好,说不定还能多修几座。

吕芳小心询问:“万岁爷的意思是,同意这法子?”

嘉靖大马金刀地坐在那台子的阶梯上,手里握着铜磬中那根磬杵,犹豫了片刻:“先让他试试,做不到,或者做不好,就把一切都收回来。”

反正,那么大一个家族在那里。

吕芳:“那奏本里的供词……”

嘉靖思虑一二:“这些供词先拿去烧了,等赵贞吉署名的奏本交上来时,把它压在内阁,到时候叫上严嵩和徐阶,再做处理。”

“奴婢遵命。”吕芳说完,当即沉默下去。

嘉靖表情有些玩味:“怎么不说话了,不问问怎么处置杨金水?”

吕芳低着头:“咱们都是万岁爷的人,万岁爷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

嘉靖对这番回答还是满意的:“别以为朕不知道你的小心思,多少年了,你反驳朕的话都没有今天多,这么浅薄的以退为进,以为朕看不出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