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真·户部尚书算账76(1 / 2)

嘉靖一朝为什么没有成为崇祯一朝。

抛开天灾不讲,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现在的人都拎得清。

现在的文官太监都知道孰轻孰重。

到了崇祯一朝,坏如魏忠贤对在外打仗的武将,那是一个银子都不扣!

其他人就见仁见智了。

陈洪在一旁阴测测说道:“在浙江没拦住这供状,就这样放任这等狂悖犯上的奏本进京,我看杨金水也是糊涂了。”

黄锦开骂:“放你娘的屁,杨金水要是拦得住,怎么会不拦,现在刀子都砍着我们自己人了,你还在这里说风凉话。”

“黄锦!你说谁呢,你看看杨金水都做了什么,奏本再过几日就要送上来了,天下皆知,他想了个什么法子,靠一个小小的七品知县,难道就能遮住这天大的丑事。”

黄锦没理他,对着吕芳说道:“干爹,这事,您说句话呀?”

无论是出于皇帝自己的名声,还是和杨金水的兄弟情。黄锦心中是不想让这奏本给皇帝看到的。

但兹事体大,一切都要听吕芳的安排。

吕芳闭上眼,沉默了少许:“都别吵了,把昨天杨金水急递的奏本一起拿过来,准备一下,万岁爷一醒,咱们就把奏本送过去。”

“内阁那边就先别管了。”

黄锦心里着急,但却不敢多说。

他们这些为奴为婢的,犯多大的错事都好,就是什么都不能瞒着皇上,有什么就要说什么,这是第一要义。

按吕芳所想,奏本是一定要呈上去的,但是怎么保住杨金水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吕芳睁开眼,对黄锦着急的心情也都看在眼里。

他叹了口气:“咱们琢磨琢磨,怎么和万岁爷说吧,杨金水这个法子其实还是有用处的。”

他知道黄锦是个心善的,出言安慰道。

日出东方,嘉靖帝虽然十几年不上朝,但是对于早起打坐还是勤奋的。

嘉靖打坐的蒲团本是设在一座三层八角的台子上。

偌大的宫殿里,只听见嘉靖沉稳的呼吸,修长的体态,加上身上穿着的道袍,还真有些仙风道骨的感觉。

嘉靖修道的地方素来只有吕芳能进。

吕芳打着一盆热水,等着嘉靖修行完毕用热毛巾敷面。

台子上的嘉靖突然出声:“今儿个怎么这么早?”

“醒的早,就想着早点过来伺候万岁爷。”

嘉靖:“睡不着?有什么烦心事能让你吕芳都睡不着?怎么,前方胡宗宪吃败仗了?”

吕芳:“回万岁爷的话,胡宗宪打了好几场胜仗,现在正准备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肃清东南沿海的倭寇。”

“好事,这胡宗宪还是得力的,严嵩有眼光啊,这点严世蕃比他父亲差远了。”

当然是好事,这些年因为剿灭倭寇,国库不知道花了多少银子,省下这笔钱,国库亏空就能大大缓解。

但瞧着吕芳支支吾吾的样子,嘉靖瞬间警觉:“浙江出事了?”

吕芳拿出奏本,将头抵在砖石上:“下面的人办事不力,往主子看了之后千万不要动气。”

“这是杨金水今早八百里急递上来的奏本,除了奴婢,还没其他人看过。”

嘉靖立马起身,吕芳适时将奏本递了上去。

嘉靖将奏本凑近了看,将供词一张纸摊开。

看完一张便丢在地上。

片刻之后,三层八角的台子铺满了白纸。

吕芳跪在下方,静静等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