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我太想进步了64(1 / 2)

“话说的很漂亮,但我还是不信你,李青云,你到底是图什么,图钱,实话和你说吧,给织造局做事,虽然有很多便利,但是你得付出更多,不一定有你自己经商要来的快。”

“图前程,徐阁老前些日子在皇上面前保了你,这是把你当自己人,你有这么年轻,还怕没前程,何必来趟织造局这浑水。”

“你很急吗?”

杨金水话里话外的意思还是不信李青云。

在杨金水看来,正因为李青云家中经商,所以才更能看得出织造局和沈一石之间的关系。

沈一石与江南织造局,看似是官商结合的利益共同体,实则是浙江当地官员、以及杨金水和上级宫里无数人敛财的遮羞布。

沈一石通过官家关系弄到比市面上更便宜的生丝,织成丝绸后进贡到宫里、卖到西洋换成白银,经过上下级官员一层层剥削后,实际上到沈一石手里的银子所剩无几。

放在平时,怎么都不可能给李青云参和一脚。

只不过现在沈一石的家产对杨金水而言已经是一个烫手山芋,他才有交出去的可能。

李青云总不能直接了当和他说,我要节制浙江财政,你们这些搞经济,搞发展的都不行,不如让我借着这个机会走马上任,让你们看看什么叫经济发展。

现在浙江的情势很复杂。

两件大事压着所有人。

一是抗倭,二是钦案。

对李青云而言,这是一次机会,一次平步青云的机会。

趁着这次机会拿到权力,表现自己,入了嘉靖的眼,自己的仕途就能缩短很多。

跟着徐阶有前途,但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

不说徐阶自己还没当上首辅,他身后还有高拱,张居正,赵贞吉,谭纶等人,论资排辈也排不上自己。

就算是排上了,自己也垂垂老矣。

况且,体内藏着后世几百年灵魂的李青云,怎么忍心看到大明朝在这个全球竞争的时代继续落后于人呢。

不如搭上真·大明户部尚书的梯子,才能青云直上。

“我们老家有句话,叫成名要趁早,岂不闻,光阴如骏马加鞭,日月如落花流水,正如杨公公在宫里一般,前面的人太多了,不抓着机会多爬两步,怎么爬到最高”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我太想进步了

杨金水沉默了,李青云这话说到他心里了。

被外放浙江这么久,兢兢业业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回到京城,回到司礼监,谁不想被人喊一句老祖宗。

先前改稻为桑毁堤淹田一事,自己没有瞒报皇上,这件事就做的很让皇上放心,这次浙江贪墨一事,如果自己办好了,进入司礼监权力中枢也不是不可能

这做法,可比冯保独自报喜要高明的多。

“你打算怎么做?”

“当然是先解公公之忧。海瑞所查之事,就是沈一石的家产到底去了哪里,若是充入了国库,那事情就安稳许多了。”

李青云还是隐瞒了一些东西。

他知道海瑞其实并不只是针对浙江贪墨一案,他想做的,是借着这件事,将家国不分的丑事彻底揭开,希望藉此点醒嘉靖。

犹如古之诤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