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酒醉后,临行前(2 / 2)

肩上的人似乎不乐意了,一把扯过她的手:“你撒谎,你又骗我!”委屈巴巴的语气连带着束得高高的发冠都垂了下来。幸好青钰眼疾手快接住那玉冠,阿篱便不敢在他面前胡乱说话了。

辛苦地安置好萧七,阿篱见厢房外面远翠守着食盒里的醒酒汤睡得昏天黑地,没忍住点了下她的额头,结果小丫头依旧雷打不动,愣是睡得死死的。

折腾了这一回,阿篱已经完全没有睡意了,回房间又上了一次药,拉着青钰一同躺在床上闲话:“你说,萧大人是什么身份呢?”

青钰歪着头想了想:“大人同不落公子有交情,我听说不落公子江湖名号不落觞,最是侠肝义胆,可能大人也是侠客吧”,说着她又叹道:“姑娘,你说我将来有没有可能和不落公子一样,行走江湖,行侠仗义。”

阿篱笑着摇了摇头“首先,不落公子一身的侠客气息,你可在萧大人身上感受过?依我看他是朝堂里的,说不定还是掌刑狱的。其次,那些侠客可都是能得高人指点的,你指望姑娘我给你寻世外高人啊。”

“怪不得姑娘用地狱判官形容萧大人,这样一想甚是贴切。”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渐渐窗外天光大亮。

阿篱为着昨夜的事,怕再见到萧七难为情,打发青钰替她去上房称个病,谎称膝盖肿痛非常,无法下床。青钰回来却告诉她萧衍一大早就离府了,这倒让她长舒一口气。

青钰见她还是懒懒地赖在床上便催:“姑娘忘了今日还有舅舅一家要来?姑娘再赖床当心放跑了自己的好姻缘。”

“你这小蹄子如今真是大了,开口姻缘闭口姻缘,等到了京城我就做主给你嫁出去。”阿篱气鼓鼓地更衣净面。

不多时温妈妈从上房过来催促,也说的是母亲让她快些准备好迎接舅舅,阿篱只得匆匆地给自己拢了个发髻,青钰还在首饰匣子里挑来拣去:“姑娘也好生装扮下”,阿篱一边拉着青钰往外走一边矢口否认:“舅舅又不是不记得我什么模样”,青钰饶在喋喋不休:“可是那漳州通判与舅舅一道来的,姑娘合该好生梳妆。”

阿篱往外院走去,父母阿弟已经在门前候着客了。叶母见了她也不免责怪几句,又是怪她不端庄,又是怪她钗环太素,阿篱只得搜肠刮肚地搪塞:“今日计划去首饰铺子选一些带去上京,为了试戴方便就没插得满头珠翠,母亲也该体谅下女儿的临行思乡之心。”

叶母闻言眼神里尽是不舍,拉着女儿的手交代:“你去京城也是好机缘,若能在宫中谋到差事站稳脚跟是好,若是无法立足便机灵些回江州来,没得委屈自己留在异乡孤苦无依的。”

阿篱向母亲展颜:“母亲放宽心,我最是不会委屈自己的,大不了就是打道回府嘛。”

说话间叶府派去码头接应的余大一行回来了,余大领头走在前方,汲汲忙忙上前回禀:“东家莫等了,今日早间桃叶渡口封了,夫人哥哥一家得绕道走佘山镇的小渡口,只怕想进江州城得再晚两日了。”

叶母忙问道:“这好好的也未听说有什么匪患之灾,怎的给渡口封了?”

余大一抹额头的汗:“听说是往广济运的一批货出了大差子,要盘查呢。”

如此,叶府门前的众人便也就立时散了。

又过了两日,舅舅一家抵达江州,杜谕却不在他们一行,听说是为着运往广济那批货的事,漳州在江州的下首,他便也被这件事牵绊住了。叶母拉着阿篱的手不由得叹道:“原以为你离江州前能与那杜谕见上一面,说不定就把事情定下来了,现在看来到底是缘分不够。”

阿篱倒是从未想过她的终身大事,一则她刚刚及笄,并不急于一时,二则她如今情窦未开,于男女情爱方面的兴趣还不及养花弄草。

见她又是摆出一脸无所谓的态度,叶母语气里就多出了恨铁不成钢的意味:“母亲原先也不急,可你这一去京城,若是入了宫,难免三五年才能放出来婚嫁,到时候可不就成老姑娘了”,说着拿手轻点她的额头:“你呀,什么时候能让我省心。”

阿篱眸光闪烁:“女儿想好了,既然有这个入京的机会,那便在宫里好好做,好好学,将来有恩典出宫还怕女儿嫁不出去吗。”

“母亲可不盼着你能获什么恩典,那皇宫大内能是容易风生水起的?你能平平安安的,正常轮转出来,便是母亲日日给你烧高香求来的了。”

“那母亲更该放心才是,女儿一向聪慧,保全自己还不是简简单单。”

叶母白了她一眼:“你也不知羞,就说你吃坏药那回,冯记医馆的张麻子,一张《梅山图》就给你骗的团团转,你到了宫中,万一哪里有个不周到的,被人记恨,种种阴私手段,你如何应对呢?”

阿篱扮乖望着母亲:“女儿不争不抢,与人为善,别人自然也就放过我了。”

“与人为善要紧,也不能任人摆布,一切要以性命为重。母亲知道你是个犟的,毕竟咱们也不是那些朝堂上的,讲究儒士气节风骨那一套,咱们女子守好自己的礼节,便足够了。”

阿篱听了母亲的话不由得思绪飘远,大梁律规定女子不能考官入仕,女子只需守小礼而无需重大义,这样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叶母并不清楚她心里的弯弯绕绕,见她一直没应声,拍了拍她的手背:“母亲的话你记住没有。”

阿篱立刻回过神来:“阿篱记下了。”

一连几日,阿篱与青钰都在紧锣密鼓地收拾行装,像两个进京赶考的举生,既期待,又紧张,还有对江州的不舍。她在话本子里读过,那些京城的人家,有家办的私塾的,会将自家女儿送进去,和男孩子一样做学问,明事理,她是从未进过一天私塾的,不知道会不会被京城的女子嘲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