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好友(1 / 2)

卜银的师傅朋友众多,广布天下,但是并不爱出岛,单看每个月信鸽带回来的书信数量,卜银就能猜到,这是一群话痨。

正值四月,江南好风光。

“卜银啊,还有多远啊?”卜敬喘着粗气问道。

卜银看了看蔫巴的老头,没有责怪他:“已经到江南了,我们进城吧,她就在城中。”

卜敬一听,顿时来了精神,立马快步往前走去,看卜银没动,还招呼她:“快走快走,再不走赶不上午饭了。”

卜银翻了个白眼。

这一路上二人几乎是风餐露宿。一个未成年的小姑娘,一个没出过门的老头,总是错过客店。好在卜银会打猎做饭,不会俩人可能早就饿死在路边了。

真要感谢师傅当年的严苛。

卜银师傅的朋友是本地有名的药堂老板,找起来毫不费力。

但是真的找到的时候,卜银还是吃了一惊。

药堂门庭若市,里面的伙计灵活地穿梭在客人之间,利索的抓药、打包、结账。坐堂大夫的桌案前排了长长的队伍,但无人不耐烦。

门头上挂着写有“神医馆”的匾额,两旁还有两个写着“药”字的旗子,显得格格不入。

“您好,二位是看病还是抓药?”一个伙计见两人杵在门前,连忙向前问道。

“啊?我们来找人的。”卜银回过神来,拱拱手礼貌答道。

“不知二位是找秦大夫还是季大夫?”伙计没有不耐烦,继续问道:“二位有预约吗?”

啊?

卜银挠挠头,预约是什么?

“没有,我来找…”

“小郑,给他们点干粮,打发他们走吧。”还没等卜银说完,就见到一个中年女子从柜台里伸出个脑袋,嘴里还吃着什么,说完就又缩回柜台里面了。

伙计小郑点点头,正要打发二人时,中年女子突然又冒出头来,盯着卜银看。

“你是卜银?”

卜银微微点头,“想必您就是师傅说的柳溪午柳姨母吧?”

柳溪午从柜台里快步走出来,手里还拿着一块水晶糕。上下打量了一下卜银,眼睛里满是笑意:“你师傅说你十五才能来,没想到你这娃娃脚程还挺快。”

卜银淡淡一笑。

师傅预估的时间是自己回家七日后再来,可是没想到全村被屠,她不过两三天就出发来此处了。

“晌午刚过,你吃饭了没有?我给你说,这江南不仅有美人美景,还有可多美食。你年纪尚幼,应该多吃一些才是。你师父说你挑食,到了姨姨这,保管你吃什么都香,回头就还你师傅一个大胖丫头……”柳溪午一手拉着卜银一手拿着水晶糕吃上两口。

卜银早就听说这位姨母热情似火,但是没想到话这么多,这一会儿,就抵得过师傅一年说的话。

听到卜银还没有吃午饭,就赶紧招呼后厨的大厨挪开一个甜品的锅子,给卜银卜敬二人做午饭,又安排丫鬟去收拾一个院子给卜银住。至于卜敬,就住在外院了。

“你师傅之前在信中一直夸你,说你是个懂事可心的孩子,我虽然也有女儿,但是每天皮的不行,要是有你这样乖巧的女儿,我怕是要高兴地多吃两碗饭了……”

“娘,你是在说我吗?”

一个梳着男子发髻的女孩儿出现在门口,剑眉星目,若不是三个耳洞,真的会误以为是个男孩子了。

“嫣然回来啦。”柳溪午有些尴尬,干笑了两声,似乎有些害怕:“这是你景姨的徒弟,叫卜银,替你景姨带口信的。”

柳嫣然扫了一眼卜银,片刻将目光转向柳溪午,冷然地看着她道:“娘这个月吃了多少水晶糕了,明明自己就是个大夫,为何如此放纵自己?”

柳溪午无措的像个孩子,低着头,在桌子底下扣着手,忸怩道:“我这个月都不吃了还不行吗。”

“娘最好是说到做到,不然我就让他们不给你一文钱,也不许赵叔给你赊账。”

赵叔,江南做水晶糕最好的师傅。

柳溪午还想挣扎一下,但是看到女儿的目光后又低下了头,默默地同意了。

“之前就听到娘说景姨收了个关门弟子,是个乖巧的妹妹,一直没有时间过去瞧瞧,幸而你来了,就在这里多住几日吧?”柳嫣然浅笑道。

卜银也笑了笑。

虽然自己和娘亲的相处模式与她俩不同,但是可以看出二人关系很好。她刚刚来的时候,也发现柳溪午身体有些问题,想必柳嫣然如此严苛,也是为了她的身体着想。

“那就多谢姐姐了。”

晚上,夜深人静。

卜银并没有将族中的事情告知,只说过几日要回到蓬莱仙岛了。

“这么快就要走啊。”柳溪午眼泪汪汪地看着卜银,一脸不舍。

柳溪午虽然与卜银见面时间不久,但在很早之前,卜银的师傅给柳溪午寄的信中多次夸赞了卜银,柳溪午也很喜欢卜银的性格,尤其卜银和自己女儿的性格几乎是完全相反。

“是的,柳姨。”卜银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师傅那边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