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拿下64(2 / 2)

在这个关键时刻,瑞信集团开始采取行动。他们与其他非瑞银股东进行接触。

伊莉娜也开始在股市中吸收流通股,并从西班牙政府手中购得了当初女大公持有的那部分股份。

这两家公司的股份被稀释到了22.6%和21.8%,此刻仅用不到10亿瑞士法郎就成功收购了这些股份。

从开始到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两家巨头就纷纷倒下。

在青木第三波攻势的第二天,许多非瑞银股东纷纷找到瑞信牵线搭桥,将股份卖给了青木、罗伊等人。

最终,青木、罗伊和瑞信共同持股分别达到了51%和52%,成功获得了控股股东的地位。

面对如此局面,瑞银感到束手无策。

他们曾试图继续增持股份以挽回局势,但已经来不及了。

看到局势已经无法挽回,瑞银只好寻求政府的帮助。

然而,这个漏洞早已被青木利用瑞信给堵住了。

政府得到了青木的保证,投资建新工厂、招聘工人并加薪。

这一系列举措让政府感到非常满意,而对于瑞银的求助则显得冷漠无情。

瑞银深感绝望,他们意识到自己已经失去了对公司的掌控权。

最终,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青木以控股股东的身份召开了股东大会。

参会股东寥寥无几,仅有瑞银代表、青木、伊莉娜、罗伊、瑞信代表卡梅伦以及宝盛和苏黎世代表等人。

会议的主要议题只有一个——集资。

对于这一招数,青木已经运用得炉火纯青。

看着这个熟悉的套路,瑞银代表感到无比愤慨却又无可奈何。

经过一番激烈的谈判,青木软硬不吃,瑞银最终只好选择投降认输。

他们想要将股份卖个好价钱,但青木却仅给出了25亿瑞士法郎的价格。

对于这个价格,瑞银方面虽然感到不满,但在青木的强势压力下,他们也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毕竟,如果真的把青木逼急了,他们手中的股份可能连5亿都卖不出去。

经过成功收购罗氏与诺华两大巨头后,青木果断依照既定计划,清退冗余股份,回笼资金。

此举赢得了各方的一致好评,唯独原股东和瑞银暗自吞下苦果。

随后,青木委托伊莉娜核算此次交易的成本效益,结果显示,公司竟然还净赚了近20亿瑞士法郎。

这意外的收获让青木倍感无奈,平白获得两家行业巨头不说,竟还能赚得盆满钵满,这简直让人无言以对。

伊莉娜随即着手安排资金分配,按照既定比例,两家公司各集资10亿瑞士法郎,用于修复受损仓库、恢复生产秩序。

同时,按照先前的约定,下月起将提升员工工资10%。至于剩余的10亿资金,则计划用于购置土地,建设新的生产基地。

真正实现了本地挣钱本地花,一分不想带回家。

(PS:这段剧情终于写完了,火柴深感痛苦和无奈,主要源于无法精确获知那两家业界巨头的市值信息。在资料匮乏的情况下,我不得不采用遮掩的手法来处理这一环节,实属无奈之举。恳请各位书友能够体谅火柴的苦衷,多多包涵。)

返回